我国6G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上市公司占据技术制高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贾力近日,《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正式发布。 《报告》显示,到2025年6月,中国6G专利申请量将占全球约40.3%,位居全球第一。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专利拥有者,占比60%。我国正在加快布局6G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近期,不少上市公司频频表示已进军关键技术领域,抢占下一代通信技术制高点。 “专利的优势是中国持续投入的必然结果在通信技术领域,将为中国赢得6G标准制定和未来产业化的重要话语权。 “专利丰硕成果的背后,是大学对企业和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布局,推动产业化整体加速。”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副会长韩巨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6G技术加速验证和产业化。我国不仅在6G专利申请数量上领先全球,而且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保持强劲势头。《报告》显示,2025年6月,固定资产总量我国宽带接入用户达6.84亿,累计建成5G基站455万个,5G手机用户达11.18亿户,中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执行年数。坚实的网络基础设施为6G技术研发和未来商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G专利领先是我国从通信强国向通信强国转变的重要标志,意味着我国在6G技术研发初期就确立了显着优势,从标准制定到产业实施将更有话语权。”中国物联网行业协会秘书长薄斯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据了解,当前,6G技术研发已进入关键突破期,6G技术全球竞争已全面展开,各国正在加快关键技术研发。根据IMT-2030推进计划,中国计划2025年完成6G Vision研究,2030年实现商用部署。同时,在产业化方面,《报告》显示,6G技术加速验证和产业化,成功研发并演示了首个6G内生智能通信系统。单看脑机接口,脑机接口技术正在快速发展。 2024年我国脑接口规模将达到32亿元,年增长率为18.8%。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高级工程师盛乐标分析道:“6G专利的领先地位得益于多方面因素:国家层面的前瞻性布局、企业界的早期投入、5G建设中技术和产业生态的积累经验以及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其结果是工业化崩溃中的技术竞争。”企业促进研发我国6G产业化研发创新进程正在加速。产业链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公布在6G技术领域的进展。目前,产业链各参与者对6G的研发主要集中在太赫兹通信、空天地一体化、智能超表面三大方向。近日,中兴通讯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透露,公司在联觉计算、智能超材料、6G网络架构等方面取得了最新研发成果。未来几年,6G将处于基础技术定义和筛选阶段。公司将与产业伙伴共同加强6G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杭州广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表示,公司将密切关注运营商5G-A战略部署公司将努力收购5G相关业务,积极开展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为6G的推出和应用做好技术和人才储备。广电计量检测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加大对6G、NTN(非地面网络技术)、星地连接等通信领域验证和开发的投入,加快产业化服务能力建设。北京科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在6G领域,公司积极顺应6G空天地一体化发展趋势。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首席专家刘光义表示,中国移动已启动6G网络架构设计,正在开展6G潜力核心技术研究并计划在2026年后逐步推进技术标准化和网络测试。“从技术周期技术来看,i6的标准设置有望出台。”刘光义表示。盛乐表示:“6G的技术复杂度超过5G,它不仅是通信技术的升级,更是通信与感知、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的深度融合。要在6G时代保持领先,中国需要在基础材料、芯片设计、原创算法等短板上不断突破。博思微认为:“6G的峰值速率将达到5G的100倍,时延将降低到十分之一,同时实现一体化通信和全球无缝覆盖。这将提供全息通信、远程手术机器人、自动驾驶城市等新的应用场景,重塑数字经济发展格局。智能化、区块链、d 量子计算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各行业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