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美国:创纪录的一天,不安的一天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11月5日,美国联邦政府“关门”进入第36天,打破了2018年底至2019年初“关门”35天的纪录,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政府“关门”。美国国会近日表示,根据联邦政府关门的持续时间,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将下降一到两个百分点。英国广播公司估计,“停摆”持续一周将导致美国GDP损失约150亿美元。为“停摆”买单的人是美国人民。 “停摆”对人民生活多方面造成重大影响食品救济、医疗保险和福利、民航和交通等物品。民主党参议院领袖查克·舒默表示,在“停摆”斗争中,“儿童、老人、残疾人、工人阶级父母被用作政治棋子”,“饥饿被用作威胁”。目前,美国各地每天都有数千架航班延误。美国航空协会的数据显示,自“停摆”以来,已有超过320万美国乘客受到航班延误或取消的影响。美国交通部长肖恩·达菲警告称,如果“封锁”继续下去,美国可能被迫关闭部分空域。当天,美国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停靠韩国釜山港休息补给。报道称,如果政府继续“关门”,美军11月中旬的军饷将再次出现问题。最近,因打击贩毒集团,美国政府继续在加勒比地区进行美军3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军事部署,遭到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的质疑和谴责。美国对指日可待的古巴实施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长达60多年。古巴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封锁的斗争赢得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支持。据外电报道,美国本月早些时候曾威胁要对尼日利亚进行强力干预。在中东,针对美国和以色列的抗议活动并未停止。美国与其盟友之间的争端也不断。在欧洲,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在国防预算支出问题上存在争执。舆论认为,北约国家增加国防开支将带来这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而美国提出的军费目标对于很多成员国来说都难以实现。 “停摆”变得更加频繁、持续时间更长,成为美国政治的常态。该纪录是在2025年11月5日创下的。“非常耻辱的纪录!”美国《政治》将其形容为“历史上最长的停摆”。
(编辑:苗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