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Guangdong BAIDU Special Cement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 新闻中心 —

空着行李箱来中国,“中国行”升级版来了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因国庆、中秋假期,“带空箱子来中国”的话题再次火爆社交平台。去年,类似新闻的搜索热词是“旅游出行”。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外国人入境75.1万人次,免签政策入境外国人53.5万人次,分别比去年增长19.8%和46.8%。今年前8个月,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248%,同比增长98%。从“中国游”到“中国购物”,不少网友认为“空着行李箱来中国”是“中国游”的升级版。不少网友还调侃道:“不用带盒子,来了就买,中国制造,啥都有!”不少前往“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都体验到了“买买买”的乐趣,对“中国旅游”高度满意。购物者印象深刻:“中国产品的质量、设计和换货速度太棒了”“今天买了退款很想,下次去中国就带个空盒子给我”“不好意思买个小盒子”……去年底,国家移民管理局进一步放宽和优化免过境政策,外国人在华停留时长从72小时、144小时放宽到24小时品尝时间。 天津特色美食是很多外地游客“必须做”的项目;县城,“老外”“出行”更深,“购物”变得更便捷。购物”。为了让外国游客更“丝滑”,中国不少城市轨道交通增设“五主卡”持卡通行闸机,进一步提高移动支付舒适度。从机场到码头,从高铁站到网上乘车,城市基础设施的无缝连接让外国游客体验到“一站式”、“无周转”的“点对点”便捷旅程,他们的卡拉马南也将不断升级。来自东南亚等地区的外国游客也可能“周五下班后前往中国”。跨场景服务在各地已成为越来越“标配”的服务。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目的地不再局限于一些大城市。更多的中国特色小镇开始进入他们的“旅行清单”。商务、探亲、学术交流等活动因政策和服务的优化而变得更加便利。随着更多利好的政策落地,“中国游”、“买买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海外游客“买买买”的引力场;各具特色的小镇是他们体验中国不同文化的新窗口。更多新业态、新模式给“外国人”带来了更丰富、更情感上的物质和精神愉悦。漫步城市街头,耳熟能详的二维码,完成一场“中国购物”的文化传承, 学习中国厂家制作折扇、雕刻木偶皮影……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用日常场景,亲眼“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全国各地设立的外国人,同比增长9.9%;实际利用外资1162.4亿美元,成为发展中经济体最大投资。从出行到购物,从人流、物流到资金流,从政策CY推广市场主动权,中外人士在您的来来往往中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实现双赢、双赢。难怪孟加拉国《闪电》报刊文称,“中国行”已经超越了经济重要性,成为开放和中国改变世界的新名片。从“中国之旅”之旅到“把一个空盒子带到中国”的深刻体验,中国与世界的学习与交流不断拓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深化。人类发展的大方向、历史发展的总逻辑不会改变:合作共赢才能做事、才能做好事、才能做好事。中国人还通过语言上的互助来感受异域文化的热度。双向交流、互利融合既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也体现了中国人“各有各的美,美是共享的”的理念。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必将受到世界更多关注。街头烟花、三餐四时的文明对话,最终将凝聚更多共识,激励各国人民共同努力。策划:凌维嘉 统筹:朱思哲、李代祥、刘雅轩 记者:白嘉丽、尹亚暖、张雨绮 漫画:潘红宇 (编辑:孙丹)
Tel
Mail
Map
Share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