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美术 育人功能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3-0150-03
随着现阶段我国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在小学阶段也愈发地重视素质教育。而美术学科就是属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学科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当前的新课标中对于小学美术的教学要求就是让学生可以通过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美术学科综合素养以及综合能力,为学生后续的进一步升学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现阶段,我国许多地区的小学中美术学科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也就导致了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实现。因此,各地区的小学生都必须做好美术学科的课程改革工作,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美术学科育人的作用,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美术教学中育人功能的概念
开展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培育出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而在美术学科中所蕴含的育人功能,主要就是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实现的。自古以来,美术这一艺术在育人活动中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新课标中,对于美术学科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在开展美术课程教学实践时,应当让学生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学会欣赏不同时代的艺术作品,同时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当中的艺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充分地抒发自身的思想情感,通过参与美术教学活动形成更加正确健全的三观和人格。而在现阶段开展的美术学科教学中,许多国内和国外的优秀美术作品以及多元化的美术教学活动,都会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发育起到良好的作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可借助这些教学活动,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例如,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有关于学生家乡的美术作品,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家乡的热爱。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充分地利用好美术学科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起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将美术学科中蕴含的育人功能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利用好美术学科有效地提高素质教育的教育质量。
二、美术教学中的育人功能
1.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初步阶段,同时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存在着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正因如此,大多数小学生也很难长时间的全神贯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要想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充分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而美术学科有着较强的艺术性,同时许多美术作品中色彩丰富具有非常强的视觉冲击力,这些作品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拥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开展美术课程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陶冶学生的情操
一旦学生对于某一学习活动产生兴趣,那么,在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独特的思想情感。并且这些思想情感又会反作用于学生,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学习。在美术学科中的颜色和艺术线条都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在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同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因此,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可以带给学生更高层次的美的享受,学生在对于美术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也可以调节自身的情绪,有效地陶冶自身的情操。
3.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中直接就反映了所处时期的人文色彩以及社会现实。从古至今,有许多优秀的艺术家留下了非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同时,这些美术作品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产物。通过指导学生对于这些作品进行鉴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美术中发现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以及道德品质,从而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实现育人功能的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好人文精神的教育
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中,强调的是全方位的育人。因此,在开展美术学科的教学时,也应当以人作为教学的根本。利用好美术学科的特点,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采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进一步地优化美术学科的育人机制。将育人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之间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实现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除此以外,教師还应当建设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多元化的艺术活动在校园内部构建起良好的人文环境,从而有效地提高人文精神教育的教育效果。
2.做好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将育人功能渗透制教学实践活动中
在现阶段开展的小学美术课堂主要划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综合探索以及设计应用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在教学实践中互相依存的同时又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
在欣赏评述环节中,欣赏的艺术作品的内容包括了民族文化、中外艺术等全方位的作品类型。因此,教师在开展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要寻找到合适的教学切入点,将作品背后蕴含的丰富知识引入教学实践活动中。从而在潜移默化间实现对于学生的育人教育。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莫高窟的壁画作品进行欣赏活动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向学生讲述莫高窟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莫高窟壁画所展示出来的艺术特点,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莫高窟壁画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如教师在开展《徐悲鸿与奔马》的教学时,教师在学生欣赏徐悲鸿的美术作品的同时,向学生讲述徐悲鸿大部分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徐悲鸿作品中所蕴含的浓厚的爱国情感,使得学生可以在欣赏徐悲鸿的美术作品的同时有效地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感。因此,在开展欣赏评述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做好相应的教学设计,有效地实现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
- 上一篇: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的优化路径探究
- 下一篇:基于问题情境的初中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