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827 | 阅读:
  【摘要】就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状况来看,教师常常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学。理论知识讲解大多需要学生机械的记忆,课堂上缺少交流,学生知识被动地接受,囫囵吞枣,无法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且学生对于老师过分依赖,无法从教师的讲解中独立出来,无法独立思考。面对这一教学问题,教师应转变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增加互动,展开深入教学,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促使其更接近数学的本质。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深度教学下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策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度学习  小学数学  单元教学策略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编号:FJJKXB20-1142)的研究阶段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5-0176-02
  如今时代不断发展,深度教学理念的提出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度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某一具有挑战性的知识进行挖掘与延伸,构建起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连接,通过学习体验成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深度学习”的概述
  “深度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初是由学者何玲和黎加厚提出来的相对概念。“深度学习”的开展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同构批判式的学习方法将原本的知识与现有知识进行融合。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其自身的认知结构,最终實现知识与思想的融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实现对自己原有知识的迁移,将旧知识转移到新的情境当中,以便于针对问题找出解决对策。“深度学习”教学方法的应用更加注重应用学生本有的思想来进行判断,将新旧知识相联系,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吸收新内容[1]。
  二、目前小学数学的学习现状
  首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记忆模块化与片段化的问题,很难将所学过的知识点构建成一个整体,教师的讲解内容零碎,学生所接收到的知识也是呈碎片化的,这就导致了学习的碎片化。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资源,在知识讲解与学生接受的过程中,学生并没有构建知识点联系的能力,这便导致了学习模式片段化。其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思维。对于课堂上的知识,学生大多只停留在表面,缺乏对数学知识点的正确认知。解题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模仿教师的解题方式,却无法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创新,这便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只停留在记忆与模仿上,缺乏深入了解与把握。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策略
  (一)重构知识连接的单元教学内容
  深度学习更加重视对于知识点的整合,注重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教学的逻辑性与整体性。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体系了解甚少,大脑中没有将知识联系到一起的概念。事实上,每个数学知识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环环相扣。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大胆地破阻重构,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类型、内容相关的内容整合到一起,通过对比找寻其本质,总结出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深度学习[2]。比如课堂上教师便可以将“加法交换律”与“乘法交换律”两部分内容进行重构教学。一方面,这两部分内容都是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所得到的结构不变,二者均是同一概念模型。另一方面,两者之间还存在这紧密联系,基于乘法的意义,加法是乘法的基础,加数相同的题型也可以通过乘法来代替。除此之外,不管是哪种交换律,学习时都需要学生观察、猜想与验证,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所以将这两个问题进行整合是十分可行的。这也说明了破阻重构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整体感知的平台,这样既能够除去知识点反复操作的复杂,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总结归纳的效率,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实际运用能力,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二)制订教学目标,找准定位
  在进行单元目标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明确学生学习本单元所需要掌握的内容。并且在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后,还对课时的内容进行划分排序,明确单元的先后顺序,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学生学习的主次,哪些内容需要学生自主探索,哪些内容需要通过实践获得。其中有些知识需要学生应用到之前所学过的经验,通过新思维与旧思维的碰撞对其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有的知识需要以本单元为主要目标,在经过深度思考后才能够完成新知识的构建与迁移,这就需要学生利用有效的变式训练,引导学生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知识的本质[3]。
  (三)创设良好的单元情境助推课堂教学的开展
  情境的创设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促使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状态。一般来说,单元情境可以是生活情境、故事情境、角色扮演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拨,便可以自然而然地达成深度教学的单元教学目的。如执教“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便可以利用创设园林设计的情境来展开教学,可以让学生们担任园林设计师,通过多媒体将园林的平面图展示出来,之后提出以下问题:为实现城市环境的美化,设计师需要在公园内的草坪上种植各个种类的花草,现在我们已知的种植区域均为多边形,用你自己的方法来设计一下布局,并想一下每个区域需要多少幼苗?通过开放式的情境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角色扮演,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体会不同行业人工作的辛劳。并且,利用分割法、填补法进行多边形计算,并复习了之前所学的四边形面积与混合运算的知识,将单元知识点串联到一起,可以进一步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
  (四)增进课堂讨论
  师生互动是数学课堂上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常而言,教师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可以很好地带动课堂氛围。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搜索资料、探索来解答,这一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与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自主找寻相关资料,并展开激烈探讨与分析,最终将答案呈现出来,教师在得到答案后,无论对与否都需要对学生的思考过程予以肯定。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十分重视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若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在后续的学习中他们也会更加积极主动。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