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三教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4-0193-02
一、“三教”改革的提出及意义
(一)“三教”改革的提出
“三教改革”中的“三教”,就是指教材、教师和教法这三个方面。国内首次提出这一教改方向主要是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围绕这三个方面,探究行之有效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正式提出“三教改革”任务,则是在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
(二)“三教”改革意义
基于“三教改革”之下,教学活动中,教材的变革主要在于“教什么”,教师的优化则是决定“谁来教”,教法改革解决的就是“怎么教”。这直接决定了学校“如何培养人才”“为谁培养人才”以及“培养何种人才”。可以说,三教改革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
(1)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保障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协同并进。今后职业教育的教学对象可能不光只是在校学生,还有可能是复原军人、下岗职工、新型农民工等,职业培训将是今后职业教育的新方向。
(2)重塑工学结合育人机制,优化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多方参与。德技并修说的是课程育人,课程思政。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就是第三方评价,如“1+X”考证等。应在以后的课程教学中深刻融入思政,使其与“1+X”考证充分对接。
(3)立足“产教融合”背景,开展多元办学,促进协调育人和共享、开放发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对于合作目录内的企业,应基于其“融资、土地、财政、信用”等方面的激励,并重视税收工作的落实。对学校而言,则应该从自身的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育标准出发,主动开展校企合作,和符合合作条件的企业展开协同育人,共同研发育人方案,优化教学方法和行业技术的共同发展,推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和创业,通过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和师资力量,进一步促进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此外,要重视资源库的建设,先筛选出符合新时期职业教育的精品线上课程,借助当前多元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优化教法,进一步构建虚拟工厂、人人学习空间等网络学习空间,促进教学效率提升。产教融合指出了未来课程建设的方向: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协调开放共享指出了未来课程的呈现形式:在线精品课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4)推动三教改革、“1+X”证书制度试点改革。“1+X”证书制度试点体现了书证融通。三教改革对教师、教材、教法怎么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比如教师的改革要做到“四有”和“六要”,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在教材改革方面将印发《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鼓励校企“双元”合作开发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教法改革将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推广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新型模式。
(5)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这是教师素质提高的一个途径。未来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方向:①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②制定德技并修培养目标。③产教融合、工学结合。④协调开放共享。⑤教学内容跟着“1+X”证书制度做调整,教学做到书证融通,充分对接“1 + X”证书内容。⑥教学实施在教师、教材、教法层面进行改革。
三、三教改革的探索与实施案例分享
下面将以计算机专业《CorelDRAW X7平面设计应用》课程为例,探讨三教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CorelDRAW X7平面设计应用》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平面设计类课程。它以CorelDRAW X7软件为设计工具,与平面设计工作领域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以上机操作为主,培养学生平面设计方面的职业能力。该课程在平面廣告设计、VIS企业形象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网页设计和印刷制版等多种平面设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门动手性非常强的操作性课程。该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及操作实例不仅满足一门软件技能课程的要求,更加强调使学生通过学习技能知识和操作方法,深刻和全面地了解今后要从事的职业岗位,认识今后在岗位上的实际工作任务。课程中涉及平面设计工作中最常见的LOGO设计、标牌设计、卡片设计、软/硬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广告设计、VI设计等方面的实用技能。本课程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也可作为各种计算机美术设计短期培训教程,还可供广大计算机美术设计爱好者学习用。这门课程如何实现课程育人,如何实现课程育训并举功能,如何适应结构化课程团队的模块化教学需求,这些都是课程设计中要考虑的问题。基于这些考虑,可做以下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
(1)以学生今后要从事的平面设计师工作所需要工作能力为核心,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按照“课程—模块—项目—任务—知识点(技能点)”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构建LOGO设计、标牌设计、卡片设计、软/硬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广告设计、VI设计等7个模块化课程结构,模块齐全但又彼此独立,方便不同行业、职业及岗位学习者学习。
(2)对接平面设计工作的相关标准,科学选取课程内容。在该课程中增加了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的一些新规、新信息、新技术、新动态、新设备等方面知识,保证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