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107 | 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化理念的进一步落实,农村地区小班额的小学教育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一些切实可行的理念和方法也纷纷得到了有效的提出与应用。基于对上述趋势的认识,笔者将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以数学为切入学科,围绕“基于小班额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究”一题撰文,并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希望能够为诸位同仁的工作发展带来些许裨益。
  【关键词】农村学校  小班额  小学数学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5-0092-02
  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限制,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一直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教育资源的密度比较低;同时因为农村地区的聚落分布相对分散,当地普遍存在更多数量的小额班级——这在小学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不同的条件就意味着不同的问题,而不同的问题自然需要不同的解决思路。针对农村小额班级的小学数学教学,任课教师不可机械地套用常规教育模式,而应当进一步结合自身的具体任务和农村地区以及小额班级的特有条件,充分发挥出以生本学习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价值,以期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长效、稳步提高。
  一、依托生本合作开展课堂教学
  小额班级的学生数量较少,彼此之间通常都有着相对深入的了解和更多的交流、磨合机会,因而在进行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常常可以表现出更好的默契;同时,农村地区的孩子一般也有着更为丰富的交际意识和经验,在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时具备更好的主观条件。据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突出生本合作模式在农村小额班级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此作为强化学生课程知识体系的路径。
  (一)拓展学情搜集渠道,优化生本合作开展基础
  只有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以最适合自己的形式结成学习小组,从而发挥出生本学习的优势。面对小额班级,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对每个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务必要在学情搜集的广度和深度上做出更多的效果。具体而言,除了学生的课堂和考试表现外,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习惯和性格等做进一步了解,并利用家校沟通和约谈等方式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以此作为明确学生学习层次、完善学习小组建立指导效果的参考素材。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历次考试的考卷集中起来,分析每个学生在不同难度、题型和考查方向的题目中的失分情况,以此来判断学生的短板分布;并在课下主动和学生聊一些生活话题,获知学生的兴趣、性格和表达能力等等。
  (二)明确学生优势、短板分布,提高生本学习质量
  小额班级由于学生数量较少,每个学生的个性条件更容易被显现出来,其所能带给学生的学习方面的影响自然也就更加突出,因此很容易导致学生之间存在迥异的优势和短板分布状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组建小组的过程中体现出“互补”的原则,让在不同领域具备特长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使各方面问题都能拥有对应的“负责人”;同时还要在一个共同体中同时容纳不同档位的学生,以便学生之间知识资源和学习经验的积极流通。比如教师可以按照“20分一档”的标准,根据学生历次考试平均分数将学生分成两个档位,保证每个小组里都存在着处于不同档位的学生;而在进行例如《观察图形》这一课时的生本练习时,各组成员可根据自己在图画绘制、空间想象等不同方面的优势选择某项工作作为自己的任务,让团队表现出更强的执行力[1]。
  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主题设计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对于它的有机教学离不开对一些实际应用场景的构建和引入。在处理这一工作时,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当地学生的具体生活环境和日常体验,注重结合他们的认知内容以及优势条件来完善对教学主题的设计,以此来提高对小额班级学生思维特点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一)在主题设计中融入农村生活元素
  农村小学生无疑对当地的特色化生活元素更为熟悉也更加亲切,这完全可以成为优化课程主题设计的一项优势资源。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为课程的应用讲解构建主题性场景时,应以学生所熟悉的日常场景、活动为背景或内容,一来让学生获得更亲切的学习体验,二来也可使学生利用生活经验降低完成学习任务的难度,同时更能兼顾农村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比如在对于“圆的面积”这一部分的解题训练,教师可以描述这样一个场景:“爸爸要在家里的谷仓外面包一层防潮层,一共用去了314米长的防水布,那么这座谷仓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出表现有关画面的课件,让学生依托自己所熟悉的场景来解答这道应用题[2]。
  (二)利用拓展問题设立主题
  农村地区的小学生通常具有更丰富的日常生活经验,因此很容易在自己熟悉的场景作用下表现出更强的认知加工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完成课内教学之后,根据课程内容提出一些拓展提高问题作为学生依托既有生活经验开展进一步探究的主题,同时利用一些农村生活场景或事物加以引导,,力求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扩大和优化。比如在完成有关“乘法”的教学后,教师可以结合“栽秧”或“囤仓”等农业劳动内容,给出“1+2+3+…+99+100”这道算式,让学生利用乘法知识和劳动经验以合作的方式思考这道题的简便算法,并在课堂末尾或下堂课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汇报给大家。
  三、丰富课程教学的具体形式
  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往往更加活泼、好动,相对于城镇地区学生而言也有着更强的执行能力;此外,小额班级由于学生数量较少,因此在组织一些实践性学习时不需要教师投入过多的资源,更加方便了此类活动的开展。基于这两点优势,小学数学教师不妨在课程教学中适当提高活动性教学形式的应用比重,为学生学习体验的优化和应用意识的增强提供可靠保障。
  (一)借助实践应用组织课程学习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