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446 | 阅读:

  【摘要】“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后,部分家长少了培训班的“定心丸”,变得不知所措,焦虑于多出来的时间应该如何利用。部分家长沉浸在享受“无过多作业”的和谐氛围中,对孩子的教育变得听之任之,无所作为。“双减”政策的推进,正是考研学校和家庭的育人机制与育人智慧。本文就“双减之下”,如何加强家校联动提出三点意见:首先,学校作为育人的主力阵地,要及时更新家长的育人理念,形成科学的家庭教养认知,形成合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在充足的课余时间里,学校和家庭可以如何开展活动,既能有和谐的亲子关系,还能丰富课余生活,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第三,学校和家庭可以创新沟通方式,及时分享成果,反馈问题,及时止损,让学生在多元的评价中提升自信心,促进成长。
  【关键词】“双减”  家校联动  理念  育人合力  沟通渠道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5-0022-02
  在科技迅速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储备适量或者更多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走进理想的象牙塔。为此,家长们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卯足了劲,焦虑情绪也油然而生。部分家長是由于城市高消费的生活,早出晚归,忽略或者说是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用补习来弥补应尽的职责。部分家长是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优越的条件下想尽办法让孩子实现抢跑。所以在多种原因之下,孩子的时间不是被大量的作业霸占了,就是被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耗光了,学业成绩被过度放大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全面的提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随着各地正认真履行并落实“双减”工作,学生的教育回归到学校主阵地上,学生的课余时间回归到家庭中,家校联动对于学生的成长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本文就如何加强家校联动提出几点建议。
  一、借助多平台更新家长理念,认清“双减”
  “双减”并非短期措施,本质上是对整个国家战略规划人才需求的呼应之一,“十四五”规划对教育提出了要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学生的作业和在校完成作业的时间都会有所调整,回家后的自由时间会增多,取消校外培训则进一步留足空余时间。赛道换了,以往的培训方式会逐渐失灵,通过“地下攒班”补习,别人“双减”,自己“加码”,并不能胜出,反而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背道而驰。
  作为家长也需要把时间还给孩子,将重心转移到培养孩子的习惯上来。
  依托学习平台,形成育人合力。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数据显示:中小学生抑郁水平随着年级升高而提高,相关研究也表明这和家庭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双减”的背景之下,更新或者提升家长的育人观念是必要而又迫切的。目前,各地区自上而下也在为提升家长素养,助力孩子成长打通渠道,提供平台。杭州市上城区在全国开创了“家长持证上岗”的先河,依托移动学习平台,整合区域社会资源,开设线上课程,引导家长通过智媒体完成“执照”的学习、积分。这就形成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发力的家庭教育联动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此类具有区域性的整体化措施对于大幅度、大范围提升家长观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坚持双向并举,更新育人理念。各校可以借助之江汇等信息平台推出“云端”系类家校活动,以“家长云课堂”为主平台,开设亲子沟通、科学教养、共生成长等主题微课,拨正教育观念,提升家长素质。除了线上平台,还可以推出线下活动,形成双向并举的模式。比如“专家进校园”“骨干教师进社区”“优秀家长教育分享会”等活动,让家长在面对面交流中学习。让家长改变唯分数论的观点,意识到双减下,不是寻求更隐蔽的方式去培训,更不是放任自流,认清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
  二、着眼多方面丰富课余生活,培养能力
  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是教育”。“双减”之下,,学生的教育留给家长的空间也在增大,这就意味着家长除了要及时升级教育观,在宏观上跟得上社会发展,也要在细节处更懂孩子,明白孩子深层心理需要,掌握激励孩子超越自我的方法,综合素养得到发展。可以与学生进行高质量的亲子互动,并引导其产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阅读、运动、劳动的热爱,对大自然的亲近感,与小伙伴的合作意识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等。
  开展多种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回归家庭后的学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以生活作为教育大舞台,通过多种活动开阔视野,教会学生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例如可以开展“5+2”新劳动教育,“5”指的是在五个学习日里,每天抽出不少于10分钟时间开展家务劳动,劳动内容的选择采用2+X模式,两个必做项,比如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自己的书桌等,其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选择。“2”指的是周末的两天,这个时间段可以从基础性劳动走向技能应用型劳动,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劳动创意设计,开展美食小制作、针线活、小发明活动等。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阅读的习惯、思考的习惯、运动的习惯、审美的能力等等。
  开放场馆资源,辐射教育资源。有场馆资源的学校,可以24小时向学生开放场馆,把教育场所延申至课余时间,把教育资源真正辐射给社区的孩子,形成无边界的教育模式,以自身的兴趣与特长来拨动学生的能力发展。此外,学校可以联动家长推出系类走读课程、红领巾志愿服务队、假日小队活动等,充分利用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纪念馆、文化馆、乡村文化礼堂等校外活动场所或研学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有目的、有方式地去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他们的能力,挖掘他们的特长。
  记录成长曲线,及时反思更新。学生需要成长,家长也需要在育人过程中不断反思自身,检视自己的不足,更新知识储备,以更好的心态、更适合的途径来因材施教。比如有学校曾开展“爱在每一天——亲子观察日记”活动,家长们利用日记的方式记录孩子的生活状态、情绪变化等,班主任根据记录情况,追踪孩子的成长表现,与家长一起订制更符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更好地助力成长。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