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092 | 阅读:

  【摘要】数学知识逻辑性强、概括性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一些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常常感到枯燥,如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直接讲述知识的方式将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厌学的情绪,不利于小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求知的欲望,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数学课堂的学习。文章从创设趣味性的情境、开展游戏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2-0001-0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帮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切实体会到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进而更主动地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达到提升数学学习效率的目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中对数学知识不感兴趣,就很难记住和理解深奥的数学知识,进而不愿意学习数学知识,甚至在课堂中表现为盲目性强、主观能动性较低、难以达到数学课堂学习的目的、无法运用数学方法灵活解决数学问题。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引导者和辅助者,因材施教,合理设计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一、挖掘数学历史,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
  数学知识中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虽然当前小学数学教材中也穿插了一些数学故事,但是内容并不丰富,同时受到课时的影响,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较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较强,特别是对于數学知识中的小故事尤为感兴趣,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适当的在课堂中增加一些数学史或者数学家的故事等,满足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小学数学中讲解祖冲之和曹冲称象、鸡兔同笼等故事,帮助学生借助故事以了解数学公式的发展过程、概念定理的发展过程,从而让学生通过故事的讲述,爱上数学学科,探究学生知识学习的欲望。
  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设趣味性强的学习情境
  信息技术的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弥补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不足。信息技术的直观性、互动性、趣味性等特征,有效改变了小学数学课堂。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趣味性强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开展数学知识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保障。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图形的运动》这节内容时,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都是运用实例向学生进行讲解,但是由于这些内容较为抽象,有些学生很难理解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轴对称现象等,学习效率大大降低。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趣味性强的情境,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搭建云课堂、雨课堂,利用课余的时间,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或者事物移动的轨迹视频等上传到云课堂或者雨课堂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其次教师也可以以网络直播的方式,让学生在信息软件中对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探讨和分析”,从而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的欲望。最后,教师在软件中设计习题,教师在了解学生做题情况后,以在班级中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这种借助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有效革新了当前的教学,弥补了传统课堂互动性不足、学生积极性不高、创造性思维难以形成的问题,使学生更乐于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更加深奥的数学知识。
  三、课堂中设置悬念,激发起学生学习动力
  传统数学教学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展开教学,不仅难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还不能提起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采用这种方式更会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反感。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通过设置悬念以吊足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渴望寻找出教师设置的问题,使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提升,全面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能够带着疑问和悬念主动的学习相关知识。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时,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以激趣导入的方式,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教师设置疑问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1米是多长?”学生运用手势进行表示。“你们能够运用相关的工具测量黑板的长度吗?”
  这时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疑问,以小组形式对黑板长度进行测量,小组1和小组2纷纷表示:“黑板长2米之多、比2米多出36厘米。”小组3:“测量的结果为2.36米。”学生通过测量黑板的长度,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设置疑问2:“你们能够从中找出问题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小组之间相互合作和学习,对剩余36厘米怎样用“米”表示进行讨论。
  小组1:“如果将1米分成若干份,即1份为1厘米,1米=100厘米,36厘米=0.36米。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疑问,参与实践活动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新知,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在感受到合作带来的乐趣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乐趣。
  四、开设有趣的小游戏,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并且小学生在这一阶段比较好动。教师借助这一特征,运用游戏的方式以抓住学生注意力,一方面,教师结合课本中的知识点穿插小游戏,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有效学习,提升学生学习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加与减》这一内容时,教师组织开展游戏。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今天做套圈的游戏,看看哪组套圈得分最高?”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兴趣越来越高涨,并分组划分职责,如:学生1进行套圈,学生2填写统计表。如表1所示:
  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后,独立完成整个计算。

gzslib202208180750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