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144 | 阅读: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及法治素养,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条件。特别是在社会法治化发展背景下,更应该提高对法治素养的重视,使学生在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法治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也是推进我国法治化建设的关键。本文将对法治素养的概念进行介绍,提出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探索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对策,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治素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1-0047-02
  法律是保障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加强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是现代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使其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避免做出违法违规的事情。在多元化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导致其法治观念缺失,容易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不利于其个人成长,同时也会对社会和谐发展形成威胁。为此,应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作用,使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相关法律规定,参与到国家法治化建设当中。当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局限性,无法满足法治素养培养的要求,必须加以创新和改进,培养现代化综合型人才。
  一、学生法治素养概述
  法治素养主要是指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及素质,也是衡量一个现代化人才综合素养的关键指标。进入到网络时代以来,鱼龙混杂的信息和思潮对大学生群体产生影响,不断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使其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权益,同时依法履行作为中国公民的义务,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工作。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当中,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同时意识到法律的权威性,养成守法遵法的良好习惯。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是培养法治素养的基础与前提,同时要注重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深入了解我国法治化建设进程,在遇到问题后能够自觉寻求法律的帮助。
  二、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中存在重知识、轻思维的问题。教师对于理论知识的关注度较高,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大,未能从法治思维入手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导致整体教学成效不佳,不适应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仅仅是引导学生了解相关基本常识,未能明确法治素养培养的目标及要求,在教学中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却忽视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及應用能力,不利于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塑造[1]。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性。教学方法不够新颖,无法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中出现昏昏欲睡的情况,未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付了事的状况普遍存在。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要求,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反感,课堂氛围沉闷无聊。最后,缺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脱节问题严重。相较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的课时占比要更少,甚至难以按照要求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不足,无法真正提高法治素养。
  三、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指引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可以始终保持教学方向的正确性。首先,应该注重法律知识的传授。教师要了解我国法律的变动情况,及时关注党的重要工作会议内容,结合时事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法律知识,使其树立良好的法治理念,这是培养法治素养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了解我国法制体系的历史沿革,紧跟依法治国的战略要求,培养现代化人才。其次,应该注重法治意识的培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在国家及社会运转中的现实意义及作用,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在学习中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相关内容[2]。增强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意识,了解自身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认识到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最后,还应该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在政治生活中展现自身的主体性,积极参与到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当中,为社会的法治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优化课程内容
  完善的课程体系,可以确保教学工作与时俱进,防止教学内容滞后性而影响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关注国家在宪法修改中的具体做法及变动情况,及时纳入到理论和实践教学当中。在充分发挥教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运用网络技术搜集相关素材和资源,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提供支持[3]。为了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还应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辩证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结合时政热点分析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法与情之间通常会遇到冲突,应该结合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该类问题,,能够做好道德修养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三)创新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在课堂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工作,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案例教学法是本门课程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可以通过具有趣味性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增强学习热情,防止造成枯燥乏味的情况[4]。教师也应该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课堂,在多媒体当中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呈现案例,并且引出相关教学内容,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情境当中,加深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及感悟,这是增强遵法守法意识和法治素养的关键途径。此外,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议题,使其在小组间展开辩论,在思维碰撞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改善课堂学习氛围。

gzslib202207112219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