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661 | 阅读:

  【摘要】由于生源、教学管理、课程体系及教师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限制,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很难培养出知行合一,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且和产业实际需求相匹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工程实践创新工作任务依托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以实际工程工作任务为教学工作任务来源,在剖析、重构、设计、验证的工作任务过程中实现实践与创新的交替与融合,,全面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阐述了工程实践创新的内涵,指出了该教学模式构建需要具备的几个要素,并对教学模式的若干特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实践  创新  EPIP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80804):机电专业工程实践创新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TH-39;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9-0169-02
  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现代制造业的中坚,尤其是工程实践丰富,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生产制造流程中起到技术实现和再造的作用,已然成为诸多制造型企业望眼欲穿的“香饽饽”[1]。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关键在工程实践创新教学,难在工程实践创新教学,特色也在工程实践创新教学。现场教学当然是实践教学的最好手段,但当前国内企业面临严峻的行业竞争和繁重的生产任务,能专门分配生产资源用于教学的寥寥无几,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往往最终沦为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所以,一个次优的方案就是在学校内部构建一个类企业的培训空间,以企业的工作任务和标准用于技术技能教学,而这恰恰是当前各类职业院校所欠缺的。很大部分的职业院校,缺乏面向企业的工程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培养手段匮乏,与产业界的需求脱节严重。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驱动,教育提优已经成为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趋势[2]。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发布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在职业教育的日常教学中,融入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3]。传统学科本位教学模式改革,已经箭在弦上。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足
  相当数量的高职生学习基础弱、学习习惯差、更缺乏良好的学习动机。在高职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里不知该如何自主学习,老师不布置作业就无事可做。除了自主学习能力差之外,对高职教学模式的不适应也是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相比于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更加综合,教学组织更加自由,考核机制也更加全面。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尚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知道专业课程学习与今后工作的联系,因而缺乏持续的学习自驱力和目标。随着教学的深入,知识漏洞越积越大,积重难返。
  (二)教学管理和课程体系偏于保守
  虽然这几年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得到很大的提升,但仍旧保持相对封闭的状态,实验实训室除了上课时间,对学生开放不足,管理模式偏于守旧。此外,当前的课程体系偏重于传授涉及事实、概念以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需要改造我们的课程和课堂,以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建构“过程性知识”,最终确保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能够理解“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原理性问题,还能够解决“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的实践与创新问题。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工匠精神的培养缺乏有效的课程载体支撑。
  (三)教师工程创新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双师”素质有待提高,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很大一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企业经历和实际工作任务经验。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水平,这也导致了不少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用人单位所诟病。此外,部分教师教学心态浮躁,一味强调现在的高职生素质低,难教难管,不能深入了解学生,发掘其优势和闪光点,因材施教;部分教师因循守旧,照本宣科,一套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多年无改进更新,学生上课难有激情;部分教师为了投学生之所好,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放宽考试评分标准,一再迁就不努力的学生,使得不良学风日渐蔓延;部分老师固守传统的考试和考核模式,一张理论试卷,大面积不及格,用考倒学生的办法消灭了学生仅有的信心,同时也打倒了自己。
  二、工程实践创新工作任务教学的内涵
  工程实践创新工作任务(EPIP)是工程(Engineering)、实践(Practice)、创新(innovation)、工作任务(Project)四个词的英文单词的缩写,其基本理念是先对实际工程工作任务进行调查学习,然后对工程工作任务进行实践,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和分析问题,累积技术技能,最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工程工作任务问题的解决[4]。
  EPIP教学以实际工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手段,以培养技术技能创新意识和能力为目的。从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出发,通过工程工作任务中实践与创新的交替与融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信息搜集和筛选的能力,实际工程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技术技能,团队协作的能力,自主分析和创新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全面增强学生的职业化能力,从根本上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5]。
  三、工程实践创新工作任务教学模式构建的要素
  EPIP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几个方面的要素予以支撑,其中包括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平台和课程教学案例,下面分别進行阐述:
  (一)构建EPIP课程体系
  EPIP教学模式需要相应课程体系的支撑,该体系由三种循序渐进的工作任务层次所组成,分别称为课程工作任务,学期工作任务和毕业工作任务。在每门课程中,都有相应的课程工作任务需要学生去实践,将该课程所学的相关技术技能运用其中;接着在前两个学年的每个学期,都设置有对应程度的学期工作任务,难度呈逐步螺旋式提升,如第一学年的学期工作任务以培养专业兴趣和意识为主,主要锻炼专业基本技能;第二学年的学期工作任务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模板,采用真题仿做的形式对实际工作任务进行深刻的理解;第三学年的学期工作任务则针对所选取的企业实践工作任务进行一定的技术创新。三年的工作任务贯穿中,学生“做中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术。通过“做中教”,老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质量也可以获得提高。

gzslib202206262309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