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都以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教育目标,以培育积极的精神追求作为教育内容,以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教育功能。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具有可能性,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可以在价值指引、动力源泉和资源保障方面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帮助。在实践路径方面,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发展目标、养成敬业的职业精神、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职业规划 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充市社科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青年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逻辑理路”(NC2020C005)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38;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9-0058-02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1]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首要的目标就是进行职业价值观塑造,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导具有共通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在统一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价值共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凝结,具有强大的精神引导力量,对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做出正确价值选择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其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功能方面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
(一)以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教育目标
高等教育阶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它对于学生规划人生、构建思想道德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教育资源,在高校的教育教学、环境熏陶、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子,通过其崇高理想信念教育,对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形成了重要的价值保障。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重点通过深化职业认知、了解行业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价值引领、提升职业道德,将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塑造堅定的职业信念作为教育目标。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是以崇高的理想信念为追求。
(二)以培育积极的精神追求作为教育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清晰明确的精神追求,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维度共同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每个层面的价值导向都有所侧重,最终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在精神层面上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和向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满足人们高层次精神需求的重要资源和价值保障。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重点在于增强大学生对自我以及职业的认知和理解,引导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追求,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素养方面的训练,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职业能力素养,主动应对就业创业挑战。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互通性,都是为了帮助人们形成积极的精神追求。
(三)以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教育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基因,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是其重要的教育功能,它在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训,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深化大学生职业认知,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在此过程中,要求大学生学习科学的职业理论,从多个维度深化对自我和职业的认知,以更好地实现自我职业价值。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教育功能具有契合性,两者都以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重要的教育功能和行动指南。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现实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功能上具有内在统一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在提供价值指引、动力源泉以及资源保障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价值指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让国家、社会和个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个人为了人人而尽职尽责,发挥主体作用;社会成为良善有序的个人的自我治理和发展的场所。[3]当前很多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缺乏清晰认知,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存在较大困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解决职业困惑提供了鲜明的价值指向,将其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追求个人职业价值实现的同时思考集体价值的实现,帮助大学生树立更加纯粹的职业价值追求。总之,通过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引导,为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参照,厘清了进行个人职业规划的价值思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动力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精髓,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与道德修养,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了动力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工匠精神,强调对待职业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要求个人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了目标动力。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革命精神,大学生在面对职业选择和职业困惑时,可以为大学生职业规划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价值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培养“四有公民”为主要目标,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在理想、道德、文化、纪律方面有着较为明确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gzslib2022052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