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2022-05-23 | 所属栏目:我刊投稿论文 | 阅读次数:

  【摘要】高校教学秘书是高校院系基层日常工作连接教学端和管理端的重要纽带。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但当前受制于主客观因素的多重影响和制约,导致高校基层教学秘书工作不断陷入发展困境。基于此研究背景和研究主题,本文深入分析困境及成因,并结合职业规划和成长路径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学秘书  基层院系  职业困境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9-0028-02
  一、前言
  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容和增速发展,一方面为高校整体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动力;另一方面也为高校带来教学和管理迫切提升的多重压力。对高校的各个院系的教学和管理而言,院系主要领导统筹调度的同时,也需要将具体岗位和职能将日常的教学和管理有机串联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秘书这一职业角色显然要承担更多的内容,发挥更大的功用。但现实情况是教学秘书职业能力的高要求与现有院系职业地位之间出现不匹配,教学秘书职能分工的繁重性与现有岗位人员能力之间出现不匹配。多个不匹配的出现,导致高校教学秘书自身的职业发展出现明显的困境,职业认同感大幅度降低。因此,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教学秘书发展的困境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分析和阐述,为高校教学秘书的发展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职业成长道路和职业能力提升方向。
  二、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发展困境
  (一)职业压力与职业职能要求相互交织
  教学秘书作为院系日常管理的串联者角色,他不仅可以有效作用于教学领域,帮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提供保障性工作;还可以有效作用于日常维护管理,帮助辅导员老师在学生的工作生活中提供相应支持。但现实情况是,一专多能、一人多用等现象较为突出。一专多能是指高校基层院系教学秘书不仅要承担自身的本职性工作,还要在教学和管理中做到有效的外延,以笔者所在高校的基层院部为例,作为教学秘书除了责无旁贷完成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以外,还要服务于学院所有任课教师,帮助他们处理其他日常事务,诸如购买办公设备、维护办公设备、复印、打印等琐碎的后勤工作。这些都在无形中为教学秘书的从业者提供相当的压力;一人多用是指高校基层院系教学秘书往往由一人担任,各个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事无巨细,一个人需要对接学校机关诸如教务处大小近十个科室的不同种类工作,还要对接人事处等其他职能部门和党政机关部门的其他事务性工作,这也会造成职业压力的倍增。职业要求不断增加,导致职业压力增加;反之职业压力增加,又会反作用于职业要求,以此形成一个職业恶性发展的循环怪圈。
  (二)职业地位与职业认同相互作用
  高校院系的教学秘书在高校中从事最为基层的管理性工作,直接面对第一线的教师和学生,直接面对事无巨细的问题。职能上的增加,人员的不足,职业压力的影响,导致教学秘书的职业认同感不断降低,对该职业的整体满意度不断下降。据不完全统计,教学秘书的职业持续性逐年新低,大多数高校教学秘书都会在从事一段时间后选取转岗和轮岗,并不会在这一岗位上有所坚持。究其原因不仅是个人主观意识上对职业岗位缺乏认同性,对职业岗位的上升空间和发展方向不明晰,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客观影响,即学校对教学秘书这一工作岗位的重视程度不足,职业地位在高校整体上相对处于基层管理者水平。对比举例,作为基层学院的“两办”,即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岗位晋升设置为:辅导员-学办副主任/团委副书记-学办主任/团委书记,近两年又增设副科级组织员、正科级组织员;学院办公室:教学秘书(科研秘书、研究生秘书)-院办副主任-院班主任。对比下来,晋升空间可见一斑。在人员用工类别上,院办教学秘书几乎都为人事代理、合同制人员,在评职和晋升上都受到制约。以上因素的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必然性,职业地位可以提高从业者的职业认同;而职业认同上的有效抬升也会提高从业者的职业地位,此二者的作用是以合力的形式出现的。但当前的发展状态是,高校教学秘书的现实发展遇到困境,导致职业地位提升难度加大,二者在作用过程上是以分力的形式出现。长此以往,教学秘书的职业困境就凸显出来。
  (三)主观能力和客观需求相互矛盾
  以上的职业发展困境在一定程度是由于客观因素导致的,但一个职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因素,是自身的职业的理解和行动。因此,主观能力和客观需求之间也成为限制高校教学秘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主观能力在这里是指从事高校基层院系教学秘书的从业者需要掌握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需要对职业内容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全面的认知,以此才可以在开展工作中实现游刃有余。但当前的发展态势是从事高校教学秘书岗位的从事者工作经验欠缺、工作认识不够,将行政性工作和教学秘书混淆处理;特别是对教学秘书在教学中可以发挥的作用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从细、从实、从深认识教学秘书工作的本质需求,,职位定位高度不够,格局有局限性,甚至消极地一度将自身角色定位为行政人员或办公室文员等。由此就会造成主观能力和客观需求形成相互矛盾。
  三、提升高校教学秘书职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一)重视教学秘书的工作
  教学秘书的岗位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确保各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通过合理调度校内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但结合现阶段高校教学秘书的职业困境来看,得不到分属学院院部内专业教师的认同的同时,院级主管领导也并未体现出重视教学秘书的工作。与此同时,繁重的工作也限制了教学秘书的个人成长空间。因此,提高教学秘书岗位的重视程度迫在眉睫。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整:第一,行政级别调整,从分院内部组织架构入手,为教学秘书赋予专业教师调换、课程调整、课时安排等职责;第二,薪资待遇调整,摒弃以往教学秘书行政岗位工资设置,在原有薪资待遇基础上加入绩效工资,与负责的教学课程数量挂钩,调动积极性;第三,在用人类别上,适当给予一定编制数量;第四,制定教学秘书的职业发展路径,例如教学秘书—院长助理—院办主任。教学秘书岗位重要性的提升从长远来看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缩影,充分调动每个岗位的积极性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gzslib202205222002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