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184 | 阅读:

  【摘要】在知识化、全球化、信息化社会,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意在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在以及外在动因,通过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的全面分析,加深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解,对今后中国高校的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  国际化  动因  内涵  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6-0193-02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习近平2019.11)。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高校的国际交流,或者说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这也必然把中国的高校推向广阔的国际空间。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也迅速增长,出国留学更是成为常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动因?
  著名学者阿拉丁(Alladin)曾说过:“教育可以被看作是外交政策的第四个层面,它可以提高一个国家的形象。”所以国家的政策是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为主要的动力。
  英国的教育学专家皮特·斯科特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理论与探索》一书中这样说道:“跨国学习语言普及的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因素……就个人生存而言,拥有国际经验并能够流利运用重要的全球通用语言(尤其是英语)是极其有利和完全必要的。这一趋势既与个人的职业规划休戚相关,也与国家的远大抱负密切相关。相对而言,在其他发达国家获得专业知识、研究设备和基础设施更加容易,这种强大的吸引力也是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因素之一。”
  也就是说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动因之一是个人的发展,个人的职业规划,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获得更好的专业知识以及身份资格,出国留学是一条捷径。
  事情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单方向的投射不能解决问题。皮特·斯科特在书中还说到:“英国大学需要留学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相信国际化能使大学的教育观念和文化观念多元化;二是他们希望通过招收自费留学生增加收入。”因为英国政府大幅度消减高等院校的办学经费,甚至到了无以为继的程度,同时鼓励高等院校招徕海外自费留学生,并收取很高的“全额学费”。在这种背景下,大多数院校开始招收自费留学生。自费留学生为英国高等院校带来了额外收入,并且可由高校自主支配。
  以上两项因素只是内在推手,还有现在中国所处的大环境的支配则是外在的动因。从“一带一路”到东亚命运共同体,以至于全球命运共同体,都要求我国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必要途径,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的启动贺信中指出:“今天的世界是各国共同组成的命运共同体。战胜人类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努力。教育应该顺此大势,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对教育使命和青年成长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指明了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方向,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大动因。
  此外,高等教育国际化还具有文化交流的功能。能够加深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事实上高等教育国际化还能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国际影响;经计划济方面,上面已经叙述过,可以创收,弥补教育经费的短缺;大学也可以借国际化的契机,试图提升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但是,国际化的至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决不能遗漏的就是“利益相关人”——学生。只有培养出国际化人才,才是最为关键的。
  综上所述,国际化的最为主要的动因用图示表示就是: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加拿大学者简·奈特对国际化是如此定义的:“在大学与国家的层面上将跨国的、跨文化的或全球的考量融入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或教学中去的这么一个过程。”具体地说:“对一些人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意味着一系列诸如学生、教师在内的人员流动,国际合作项目,跨国课程及国际学术研究活动;还有些人认为高等教育国家化是通过新型的手段,,诸如建立海外分校、启动网络课程,在别国推广本国教育模式的活动;对于更多人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包含了跨国、跨文化、全球化等因素在内的课程及教学实践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的定义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凯特(Knight 1997)提出的国际化的界定方法是基于院校的“操作性定义”。她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国际维度或跨文化维度融入院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功能的过程。”她认为国际化不是院校的边缘活动,而是院校使命的核心。
  奥尔本大学校长斯文·凯斯波森(Sven Caspersen)把國际化描述为对下述领域的影响:课程、语言培训、海外学习或培训、外语教学、接收留学生、雇佣外国教师或客座教师、提供外文教学资料、培养博士留学生等等。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1.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思想理念)。对于大学功能的再认识,拓宽办学视野,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大学的办学目标与宗旨。
  2.学生交流与教师队伍的国际化(人员流动)。大学既然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那学生的流动就应该通畅,派遣本校学生出国留学,招收国际学生入校学习,这种双向交流都是必要的;教师队伍也应该保持流动,派出去,请进来,招聘外籍教师等等。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