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539 | 阅读:

  【摘要】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近期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为2021年春季学期即将开设的“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新课程提供了指引方向。我校心理教师在此背景下,,思考并提炼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素养与心理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并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真正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式,为新课标下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课程标准  心理关键能力  心理健康核心素养模型  学习单元  深度学习  活动教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6-0173-03
  一、问题产生及思考背景
  在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提到“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1]随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对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關键能力、“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最根本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及时回应。因此,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引导学科教学更加注重育人本质,而且还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
  另外,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在2020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宣布于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中职思政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个部分构成,其中基础模块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等四部分内容。[2]教育部此举不仅完善了中职思想政治的课程设置,还发布了思政学科的课程标准,为中职学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了指引。
  其中“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新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导向性。[3]该课程的标准,结合了新时代对中职学生的理想、技能、素养等的新要求,提出“健全人格”和“职业精神”作为课程的核心素养,引导教学要培养学生可以支持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中职学校应立足新课程标准、立足学科教学、立足学生的学习过程、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化来强化教育功能,教师要不断在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因此,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关键能力的培养成为了中职学校当前“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二、中职新课标下心理健康核心素养与心理关键能力的构成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素养组成要素
  申喆在《中小学生心理核心素养模型构建》中提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学科学习、人际交往、环境适应”。[4]结合以上模型以及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功能,我校心理教师提炼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自我认知素养、学科学习素养、人际交往素养、环境适应素养、职业素质素养。
  自我认知素养,指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明确正确认识自我对于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学会自我的管理和约束。
  学科学习素养,指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学会时间管理;理解学习方法对提高学习效率和技术技能的重要意义,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提升信息素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人际交往素养,指学生学会尊重个体生理及心理特点差异;可以主动并乐于交往,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技巧;理解父母,尊重长辈、老师、师傅,感悟亲情、师生情、师徒情对自我健康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作用;学会正确处理亲子、师生、师徒关系;与同学正常交往,并抵制校园欺凌、暴力和各种不良诱惑;学会团队合作,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
  环境适应素养,指学生能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学习直面困难和挫折,掌握抗挫折方法,提高耐挫力和意志力;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职业素质素养,指学生明确职业岗位对从业者心理素质和知识技能的要求;学会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职业生涯发展评价要素、评价标准,学会评价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掌握应对职业发展中心理冲突的方法,增强职业适应性;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掌握提升职业素养的方法。
  (二)中职学生心理关键能力构成要素
  心理健康核心素养,必须通过心理关键能力的培养来实现,例如在教育和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对心理问题的分析、解决以及预防,提升心理的关键能力。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关键能力[3]以及中职心理健康核心素养的内容,我校心理教师认为中职学生的心理关键能力包括:①认知力(客观认识世界、有效获得各种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②管理力(管理情绪、管理时间、管理规划等);③调适力(调节内部心理活动、主动适应外部环境);④实践力(运用心理知识和技能缓解或解决困扰、参与社会实践);⑤发展力(发展潜能和特长、实现自我价值)。
  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
  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理念、心理教学规律等,不断探索和改进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要素,进而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一)建立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体系
  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学科课程的总体目标,它是学科课程的组织与编写、教学实施与评价等环节需要遵从的目标体系,亦是学科的纲领性要求。而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体系的建立,关键在于分解课程标准和续写目标。在以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认知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其实这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5]因此,当教师叙写目标时,可以根据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的课程标准,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例如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应注重细心耐心、变通能力、人际调节、激发价值感等的培养,在培育德技人才的同时,关注并实现心理健康核心素养的目标达成。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