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920 | 阅读:

  【摘要】尝试运用有目的地构建生动、有趣的智慧课堂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美术素养的智趣教学策略的教学实践的探索。
  【关键词】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智趣  教学策略  教材开发
  【课题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小学美术智趣教学法的研究》(FJJKXB59018-590)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6-0155-02
  中国的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的时代,我们的美术学科也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尹少淳谈美术教育》一书中提出:美术课程的目标的变化,美术教学方法“辄从之以移”。那我们如何做才能在美术课堂中将美术学科的知识、技能转化为核心素养呢?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运用有目的地构建生动、有趣的智慧课堂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美术素养的智趣教学策略的教学实践的探索。
  以下结合《鸟语花香》一课谈谈自己运用智趣教学策略提升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做法。
  一、以学生为主的智趣导入,有效激趣
  在美术课程标准的改革背景下,教师都会注重在导入环节创设情境,用于激发学生对新课学习的最大热情和学习兴趣。虽然情境教学已经很普遍了,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一些与教学知识点无多大作用的情境。怎样的情境激趣才是有效的情境方法呢?是为了独特、有意思、博得学生一笑吗?我想应该从环节的有效性和学生本体综合考虑。
  例如在《鸟语花香》的导入设计,我们常见的就是欣赏名家的作品以达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学生更感兴趣的是动漫和游戏,仅仅只是几幅名作欣赏就能达到激发学习的兴趣吗?不能说没有一点,但这一点的好奇不足以支持大多学生去学习较少接触的国画课,去克服学习笔墨技法的困难。什么样的激趣,才能从学生的本身出发呢?
  古代哲学家墨子提出了人们获取知识的三种主要途径:亲知、闻知、说知。亲知是指人们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由此我设计以学生的学习经验的“亲知、闻知”为切入点进行激趣导入。
  在前一课的国画课堂中拍摄好5~6位不同层次学生的绘画片段,视频中拍摄学生的运笔、调墨、得意的表情、绘画心得,50秒的视频,充满着丰富的信息量:首先,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唤起了对旧知的记忆;其次,表扬了前一节课中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和明显进步的同学;最后,搭建了视频这样一个让学生展示的舞台,不仅调动了课堂的活跃气氛也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视频中的学生和观看视频的学生的学习热情,看到自己熟悉的伙伴,课堂上学生的掌声不约而同地响起。在教育科技发达的当下利用手机拍摄学生学习活动视频上传到课件中这种复习旧知的导入,虽然前期的拍摄、剪辑都要一定的时间,但却是简约有效的。
  短短的一段视频,不仅起到承前启后的知识传授作用,还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出发点,这就是墨子所说的“亲知”和“闻知”。这次的导入设计,让我深深感受到挖掘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为切入点的激趣导入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具有更长久的效果。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实效性得到明显的提升,我想这也就是在教学设计中一直强调的从本班学生实际需要解决的知识点进行设计的理念吧。
  二、以趣促学,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
  古典在《拆掉思维里的墙》里提到兴趣有三个境界:兴趣、乐趣、志趣。兴趣是让你好奇的东西,让你发觉了就想去尝试一下。兴趣被快乐地强化以后,就会成为乐趣。乐趣会让你在其中获得快乐,也让你可以快乐地进入其中。志趣会让你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让你觉得你可以投入一辈子。
  这一段话给我的启发很大,,如何让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呢?课堂上教师的教如果是从“考试会考什么”“学生要记住什么”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学生肯定会被知识压得失去了兴趣,教师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有方法地学、会思考地学,从而享受到努力学习中获得的学习快乐。这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动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能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应用、生成、发展,形成具有智慧性、生动性与实效性的小学美术智趣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鸟语花香》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中国画知识。中国画是中国的艺术国粹,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认知,应该是我们小学美术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当我们面对这一任务时,却悲哀地发现学生对中国画这一极富有中國民族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情趣的民族画种的认识不容乐观,学生一说:“中国画中鸟肚子黑黑的一大块,色彩太不好看了。”学生二说:“鸟只有那么几笔好简单呀!”学生三说:“用毛笔画握笔太累了,为什么不能用别的笔来画?” 我们的先辈把线条和墨色相结合赋予了各种出神入化诗意般的韵味,中国画的线条具有生命般的表现力,正如尹少淳教授在《中国画的传统与创新》中所说的中国画的底线是笔墨。而这些精华正是学生学习中国画的短板。若我们视而不见,没有对症下药的话,在有限的几节国画课中是无法达到学习效果的。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把枯燥的理论和技法训练,巧妙地设计为学生乐学爱学的内容。如何避免模式化、技法化的课堂,如何在中国画教学中依托学生能够在认知和专业的技法之间达到一种趣味的张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自由地表现自己年龄相应的中国水墨画创造能力。所以我本着“传承、创新”的主张,在教学中摸索着激趣、促智的教学策略,在引导学生学习国画技法的同时又不会禁锢了学生的创造力。
  在《鸟语花香》第一课时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技能要先复习在四年级时学习的中侧锋和“墨分五色”的技法,如何抛弃旧的教学践行自己以趣促教的理念呢,我设计了一个“师生同台比拼”的环节。比拼要求:运用中锋压的技法画一朵小雏菊,同学们手拍节奏,重响时就用浓墨画,轻轻拍时就用淡墨画,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对。这个游戏的设计,把两个中国画笔法、墨法和音乐的节拍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很好地吸引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在有趣的比拼中复习了知识。“画出了有墨色变化的小雏菊花朵,还可以运用哪些水墨技法让小雏菊更加优美呢?”在趣味比拼的学习热情还未消退时,提出这样一个引导性的问题,学生就像打开了头脑风暴,你一个想法、我一个建议地畅所欲言:“可以用画花瓣中锋压的方法画枝杆”“不行,不行,太短呀”那如何画出来呢?由此我们进入了授新环节,这样以趣促学的课堂,以体验水墨为主,用笔为次的教学策略,虽然在课堂上的作业效果没有临摹为主的课堂更能有优秀的作业,但是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影响却更胜一筹。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