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316 | 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政策逐步落实的推动下,我国各大教育院校正在逐渐革新教育思想,愈发重视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育工作。语文这门科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质,通过学习这门学科,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针对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细致分析了这一思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践行方法。
  【关键词】陶行知  创造教育思想  小学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6-0086-02
  一、引言
  当前,有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与学习技能时,总是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使用固化的教学模式,磨灭了学生的天性。基于这种现状,我国的教育界学者陶行知先生有其独到的见解,认为解放学生思想是当前教育领域改革的当务之急。小学语文教师要综合考虑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制定科学的教学规划,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简述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者,陶先生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陶先生认为,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对其学习与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
  陶先生指出,要从孩童时期开始落实创造力方面的教育工作,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并积极探索科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思想,才能使其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持续涌现创造灵感。除此以外,陶先生还提出了“六大解放”思想,重视解放学生的双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放学生的大脑,使其能够持续迸发创造力;解放学生的双手,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解放学生的双唇,使其能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解放学生的时间以及空间,使其能够随时随地地获取知识。我国各大院校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具体践行
  方法探讨
  (一)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双手和大脑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然而,在我国大多数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双手都被用来记录课堂内容以及举手回答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科学的教学规划方案,在语文课堂上加入动手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解放双手,使其能够对语文课程的内容、思想、主旨等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乌鸦喝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半杯水和一堆石子,在课堂上先让学生朗读课文,之后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水杯和石子,学着乌鸦的方式往水杯中扔石子,直到杯内水的高度即将接近杯口为止。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对课程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强化学生的质疑精神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当学生对某些知识内容以及事物产生疑问时,就会更加积极地去探索问题答案,创新解决方法,积极地发散自身思维。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世界上的大多数发明最初都是由一个或者多个疑问为开端的,只有给予学生提问自由的权利,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内心的疑问。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教师都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活动中,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与学生之间建立和睦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勇敢地提出自己内心的疑问。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时,通过观看相应的影像、图片,阅读文章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抗日战争的残酷性以及白求恩医生的敬业精神,并在学生心中产生大量的疑问,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自己内心的疑问。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要将提出质疑的方法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善于提出疑问。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到,问题是学生创造力迸发的源头,当内心存在问题后,学生才会有针对性地发散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独特的思考路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时,要采取合适的引导方式,使学生能够勇于提出质疑,并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思索问题,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形成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
  1.在预习课程时提出质疑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质量都较为优良,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时,要鼓励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并将自己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在课堂的准备环节针对自己记录的內容开展讨论活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功底各不相同,提出问题的水准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学生在这一环节的积极表现反映了其对语文学习的认真态度,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善于开动脑筋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于质疑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其相应的物质、精神奖励,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发散自身思维的动力。
  2.对文章标题提出质疑
  对于一篇文章来讲,标题是其点睛之笔,精炼的文章标题可以使整篇文章散发活力。小学生在学习一篇语文课文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文章标题,小学语文教师采取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标题提出疑问,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文具体内容的理解,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梅兰芳蓄须》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或者多媒体设备)上展示这一标题,接着教师可以问学生:“大家对这一题目有什么疑问呢?”抛砖引玉,一些学生会问:“梅兰芳是谁呢?”还有一些学生会问:“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呢?”通过引发学生的疑问,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专注地听教师讲解文章内容,并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得理想的课堂效果。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