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564 | 阅读: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并且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地方文化中既蕴含了我国悠久历史积淀的共性,同时也融合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语文课程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弘扬地方文化资源的渠道之一。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课程改革的本质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将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渗透在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具有重大科研价值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语文  地方文化  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6-0082-02
  1.引言
  近年来,高中新课程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尚未得到充分执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之一,如何在常规教学中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焦点之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湖南地方文化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国丰富的地方文化融入高中语文的课程开发中具有重大研究价值和教育意义。因此,本文对湖南文化语文教学的资源开发与实践进行理论研究。
  2.校本课程的内涵及特点
  2.1校本课程的发展历程
  1970年,西方国家首次提出校本课程的概念,随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逐渐受到了重视。1999年,我国通过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以促进学生方面的高质量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校本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并与其他常规课程一同加入教学实施。2001年,我国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改革试点,根据国家和地方方案的執行情况,学校必须根据学校、教师、学生和当地区域的具体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编制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实施教学。
  2.2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与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由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以及课程计划,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要,结合学校办学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开发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性课程。
  2.3校本课程的特点
  2.3.1校本课程实施具有探索性与实践性
  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实践能力。当前,校本课程侧重于让学生进行实践经验的积累,主要以综合性信息和实践经验为学习内容,以学生自主参与的实践探索活动为学习方式,进一步强调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的重要性。因此,探索性和实践性是校本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
  2.3.2校本课程设置具有个性化与特色化
  基于我国的教育目的,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并且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强调与学生的沟通,增加学校教育的开放性和民主性,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就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目标发表意见,从而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进行教学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2.3.3校本课程的参与主体较广泛
  校本课程发展赋予学校制定和发展教育方案的责任和权力,并赋予他们在决策、制定和执行教育方案方面的自主权,使教师能够广泛参与学习过程决定。然而,由于只有教师才能承担制定课程的责任,个人的经验和思想往往过于封闭和有限,容易造成课程设计欠缺科学性。因此,必须加强与社会各阶层的沟通,寻求多方面的支持,从而有效利用区域性的优质教学资源。学校与家长的积极参与将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可以确保正确的教学方向。
  3.湖湘文化及其特征
  3.1湖湘文化的概念
  湖湘文化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是长期在湖南地区内形成和发展的地域性文化的总和。湖湘文化是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支脉之一,,是湖南地区人民具有特色的民族风俗、社会风气以及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总和。
  3.2湖湘文化的特征
  3.2.1政治意识强烈
  湖湘学派自从在宋朝成立以来,“经世致用”的优良学风便在湖南人民中代代相传,它更侧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尤其注重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因此,湖湘文化中所蕴含的政治意识较强并且影响深远。湖湘文化中的代表人物,无论是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还是受到湖湘文化深远影响的专家学者,都被视为重要阶段性政治活动家。他们强调“学与政兼”,使政治意识进一步在湖湘人民的思想范畴中觉醒。
  3.2.2爱国主义思想浓厚
  湖湘文化中广为人知的爱国主义代表人物是屈原和贾谊,虽然他们不是湖湘地区的原住居民,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以及流离失所的共同经历,让一代又一代的湖湘人民深受影响。南宋时期,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部分湖湘学者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坚持反抗主张,反对妥协投降;第二,许多湖湘人士投身到抗金、抗元的前线,勇于为政治理想献身。明末清初时期,湖湘学者王船山身上集中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早年间,王船山毅然抵抗清兵入侵,由于战败,他便选择返回故乡,却依然坚持不向清兵投降。
  3.2.3开放与创新的结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湖湘文化在历史的沉淀中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因为湖湘文化是一种凝聚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以及独立奋斗、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的文化。
  首先,湖湘文化既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凝聚,也是与不同地区文化之间的融合。杨昌济曾表示:“余本自宋学入门,而亦认汉学家考据之功;余本自程朱入门,而亦认陆王卓绝之识。”杨氏甚至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为号召,希冀“承学之士各抒心得,以破思想界之沉寂,期于万派争流,终归大海。”杨昌济的独特见解体现了湖南文化的开放精神。
  其次,是湖湘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交融。明末清初,大量的西方传道士来华访问,在他们传教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知识和先进技术。清朝末年,曾国藩主张清政府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和技术学习。戊戌年间,谭嗣同等人提倡发展西学,樊锥、易鼐等人甚至主张全盘西化,宋教仁、黄兴等人致力于探索民主革命之路,毛泽东、蔡和森、易白沙、杨昌济等人专注于探索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以及毛泽东等人后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尝试等等,其中都包含了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以及独立奋斗、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