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新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除了承担提升学生的语言掌握能力责任之外,更应当融入思政教学,帮助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好地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本文主要从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作用以及教学实施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为同行们提供一些参考方向。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职英语教学 必要性 作用 实施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6-0070-02
从本质上来讲,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性教育理念,主要是指将各种课程与思想政治相关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是一次改革,也是高职英语发展的新方向。课程思政具有深层次的基本内涵与外在体现。在基本内涵方面,课程思政理念认为所有课程都具有德育与智育的双重教育功能,每一门课程不但承担着其对应学科具备的知识传播职责,也承担着教书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任。在外在体现方面,,课程思政理念认为立德树人是所有课程的教育根本,要将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体现出来,把思想政治课程与教育课程有机关联起来,并让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的目标主要是德育为先,只有将其与日常教学进行结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教师在对知识进行传授时,应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将知识向精神、素质方面进行转化,从而使其拥有更完善的价值观,这也是课程思政的重点和涵义所在。在现阶段,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但是相较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为突出,通过“课程思政”与高职英语的进一步结合,能够有效发挥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避免学生出现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推行“课程思政”,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对文化有正确的认识,进而抱着正确的思维展开英语学习,立德树人。而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思政元素的教育,可以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学习和思想价值观方面的引领树立正确的方向。由此可见,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推行“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英语结合起来,让二者相互促进,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以及思政教育体系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要想使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政教育,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教学活动中是很有必要的。
二、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工作也在深入开展,如何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提升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英语学习体验;如何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推动满足学生基本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之余需要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今,在很多高职院校,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地位已被颠覆,以单纯说教的教学方式也逐渐被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所取代,由此可见,近年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样也适用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理应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从实践与理论研究可以看出,将“课程思政”运用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可促进高职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的双重变革。从教学内容来看,“课程思政”能够有效延伸英语教学教材上的教育内容,将英语知识中有关文化、价值观等思想政治内容发掘出来,并能进一步丰富英语教学内容。从教育形式来看,“课程思政”使得传统英语教学形式发生重要变化,促使英语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同向同行,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實现了全方位育人。
(二)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是高职院校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兼具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与英语语言国家社会文化的双重功能,担负着培养高职学生英语语言基本技能与人文素养的重任。在当前信息数据化、技术数字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意识形态行为特征发生了重要变化,对高质量高水平的英语教学课程需求与日俱增。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部分英语教师仍然延续着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有效发挥英语教学的功能特征,导致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效性很难实现。而“课程思政”的融入能够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需求与学生教育需求进行良性对接,通过将英语语言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有机整合,很好地解决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自主学习性不高、英语兴趣低下等思想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摆脱长久形成的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英语教学课堂刻板印象,而且还可以充分挖掘英语课程中有关英语文化、英语国家价值观等教学内容,由此润物细无声地穿插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领略异国风情与人文情怀,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课堂体验的同时,升华到树立正确的三观,高尚的道德情怀,从而增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整体教育效果。
三、思政课程在高职英语教学的实施方案
(一)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在教学活动时教师以自我为中心,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很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也会影响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效果。就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而言,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当前灌输式教学法势必难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因此,英语学习水平很难得以提高。部分教师虽然具备扎实的理论教学功底与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对中西方不同的人文思想素养缺乏深入了解,这与言传身教的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因此,为贯彻落实人文素养教学理念,首先需要加大对现有高职英语教师团队的专业培训力度,同时将心理学等相关人文素养学科的相应理论、教学实例作为主要培训内容,帮助教师快速提高人文素养教学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教师也要积极完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要增强思政意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个人思政修养,进而有利于实现思政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教师的高度决定了教学的深度,教师的局限影响了课程的育人效果。解决的途径可以是使高职英语教师在专业基础上更加博学。一方面,教师应当专注加强思政学习,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经典文献的双语阅读,可以巧妙实现思政与英语水平的双提升。高职英语教师应多研读经典古诗词译文、双语政府工作报告等经典文献,学习中国文化与英语表达的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