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123 | 阅读: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推行以及国家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的实施,对少数民族区域学生在内地就学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目前,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的就学人数增长较快。少数民族学生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这些学生与内地学生在文化风俗、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他们进行管理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传统对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管理,较少关注其特点,忽视了此部分学生群体意识强具有一定排外性等特点。同时,对此类群体的成长性关注也有所缺失。为了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成长,教师需要采取生活、学习等不同维度的关注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高校转变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观点,采用更为积极的手段管理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并促进其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本文专门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研究,提出一定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  少数民族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6-0019-02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正式启动,为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高校读书提供了有利条件。这部分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与内地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为了体现出对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予以扶持,各级政府将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方针,,尤其要把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当成重点工作来抓,为其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少数民族的学生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少数民族学生目前在各个大学生群体中都占据了一部分的比例。目前,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各个高校极为重视的问题,而少数民族学生具有有别于汉族学生群体的特点。要提升高校的学生管理能力,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管理水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把握住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摸索出一套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既是落实国家民族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点工作。传统高校少数民族管理模式已不太适应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需要,将学校社会工作的一些理念、方法和模式引入到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可以成为少数民族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和尝试,这也是改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次变革。在我国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在语言、生活习俗、生活习惯等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入学后往往存在社会适应性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业问题,且其生活习惯和其他同学也存在较大差异。
  一、少数民族学生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起步晚、发展相对于内陆地区有所滞后。少数民族区域的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在文化、学习、生活等方面都有别于汉族学生,具体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文化背景
   1.民族心理特征
   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对自己的民族产生了无限的热爱与眷恋,愿意尽自己的努力保护与传承本民族的价值形态,在面对各种民族问题时比较敏感。这在一些地处边疆的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他们不愿意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往,活动范围只是局限于跟自己来自于同一个民族的同学。如果这种心理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对其他民族产生抵触,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冲突。由于这种心理特征,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存在一定的群体性特征,对内团结,对外有一定的排斥。而高校的老师在管理少数民族学生时,如果不能融入到他们的交流圈层中,则容易被排斥,导致高校的管理手段面对少数民族学生时会失效。
  2.传统习俗特征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各个少数民族都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风俗特征,成为各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少数民族人民会把歌舞当成表达自己情感的重要方式,多數少数民族大学生都多才多艺,他们在学校的各种文体活动中表现得十分活跃、突出。此外,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习惯与汉族学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都是学校管理者所要考虑的内容。如果学校管理者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的传统习俗,有可能引起这些学生群体的不满,引发对管理教师的不满,从而导致管理效率的降低,或者导致部分学生难以被管理。因此,尊重不同学生群体的习俗,是高校教师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管理时的重要基础。
  (二)学习基础差异
   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都有自己的母语,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会用汉语与自己的家人交流。再加上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都来自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最为匮乏的就是教育资源,他们的学习底子较薄、英语水平较低,之所以能顺利进入高校,与政府部门出台的扶持政策不无关系。比如通过少数民族加分等政策,提高了高考得分。由于从小的学习背景存在差异,来到大学校园之后,他们与汉族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学习方面会感到十分吃力,背上沉重的包袱。因此,挂科、逃课等现象频繁出现在他们身上。而以往的大学教育,并没有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差异性,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假设所有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因此事实上忽略了少数学生的差异性,也忽略了对这部分学生群体在学习上的关注,导致其逐渐可能落后于其他学生群体。
  (三)生活环境差异
  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于西部,在他们生长的地方,无论是气候条件还是地理环境都与中东部地区存在着明显差异,来到大学之后,许多学生会出现各种生理上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就是水土不服。再加上他们大多来自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父母没有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约束,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学费,还是生活费,都是一笔不菲的开支。所以,许多少数民族学生都申请了助学贷款,成为党和国家资助的对象,难免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与此同时,他们学习基础差,汉语水平较低,在与老师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交流障碍,这些都会加剧他们的自卑感。
  二、在管理少数民族学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引导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