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469 | 阅读:

  【摘要】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深入理解立德树人中“德”的基本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党领导人民在各个时期创造的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线:中国精神;六种特征,即普遍性和特殊性、继承性和开创性、先进性和时代性,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和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立德树人  新时代  基本内容  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7-0058-03
  进入新时代,面对当今世界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给我们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会议上、座谈会上深刻阐释了教育、德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这些都说明了“立德树人”在我们整个教育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我们新时代的教育、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立德树人”作为我们新时代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从其逻辑关系上看,“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德”是“人”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本质特征。习近平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1]因此,深刻理解新时代立德树人“德”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我们理解“立德树人”这个教育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德”的内容的论述非常丰富,为我们理解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德”提供了方向和指引。紧紧围绕中国精神这一主线和实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切实解决广大师生的利益关切,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
  一、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德”的基本内容
  1.新时代的立德树人的“德”源自于对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创造性转化
  作为历史上具有悠久文化的国度,其文化基因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上,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言谈举止。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关于道德的记载和传说,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有兼齐天下的国家情怀,有乐善好施的高尚情操,还有尊师敬长的伦理规范。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德”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养料,值得我们加以继承并不断结合我们的时代特征加以发扬,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从而增加新时代“德”的鲜活性和时代性,并给合当今学生实际加以解读以增强其感染性,特别是这次战疫涌现出来的90后,甚至是00后所表现出来的家国情怀和职业操守,使我们国人对这群“孩子”刮目相看,他们一夜之间长大成人,经受了疫情的洗礼和考验,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德”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各个时期创造的文化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战斗历史,不管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在阳光明媚的和平年代里,中国共产党都矢志不移为人民,战天斗地,创造可歌可泣的历史功绩和广为人传诵的英雄人物和精神。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在极其艰巨的环境下坚持斗争,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战争形成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在14年的抗日战争中,党带领人民深入白山和黑水,深入太行、深入敌后,为反抗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救民族于危亡,并体现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战天斗地为祖国找油,发出了“宁可少活三十年,誓死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铸就了以王进喜为代表的铁人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面对长江、松花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我们众志诚成,万众一心,形成了以解放军为代表的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的伟大抗洪精神。进入新时代,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行各业道德模范不断涌现。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德”的土壤,是我们“德”的根本,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所创造的精神是我们“德”的力量所在,,并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二、新时代立德树人“德”的主线——中国精神
  任何一种思想都必须有一条主线或主题,作为我们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德也应该有一条主线,而这条主线必须具有中国的历史传统,符合我们的民族性,同时又必须体现时代性。中国精神刚好符合这个特征,因此,我们在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时候,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主线。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应是“德”的魂
  任何一个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进程和实践过程中,总会积累成一种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具有独特性的文化基因。作为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我们也形成一个较有特色的文化体系,道德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必须反映这个民族的文化底蕴,而这个文化底蕴最深刻的思想莫过于爱国主义。因此,我们新时代的“德”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把其贯穿德育的全过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就以救亡图存为自己的目标,反帝反封建,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为此而不懈奋斗牺牲。不管是14年的抗日战争还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在国家的大义面前,共产党人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使爱国主义丰富、发展、升华。当代中国,爱国就要愛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并不是自封的,而是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得到的,是经过一次次浴血奋斗中成长的。他的先进性、人民性、时代性使其制定的方针政策能够符合时代的要求,反映人民的呼声,从而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党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改革开放的设计者、全面小康的带头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引者、共产主义的追梦人。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只能强化不能弱化,东南西北中,党政军民学,党领导一切。因此,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共产党为国为民的大“德”,大力宣传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使广大受教育者深切体会到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国为民的大德,从而使我们的受教育对象坚定信心:听党话,跟党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