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8047 | 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环境专业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对专业认同度欠缺等问题,探索与构建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创新教学”。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将科研引入课堂以及开展多渠道实践教学,在课堂和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证明,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举措,专业课堂教学是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创新能力  环境工程
  【基金项目】2019 年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十三五”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核心素养与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XJKX19A001);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师范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项目编号:654);2020年衡阳师范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YKT2020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7-0030-02
  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其本质和内涵就是以坚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人具有创新的品质的全面的教育活动。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本科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其具有能够创新性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环境工程专业不仅在理论教学还在实践教学融入创新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新时期环境创新型人才的需求[1]。
  目前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环境专业过程中存在先天不足、底子薄、实践教学条件差等问题,培养人才竞争能力不强,尤其是创新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2]。
  因此,本文在衡阳师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创新思维、创能能力,探索我院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徑和实践。
  1.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
  1.1以学定教,培养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环境专业课既是一门学科,也与国家的环保政策密切相关。因此,教学课程设置总体上既有环境学科特点的理论体系的课程,又有环保政策相关的课程。学习这些既能很好地掌握环境的基本理论,又能适应时代发展。环境学理论课就是要使学生能充分运用传统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处理环境问题,也包括环境生物学、毒理学、气象学、土壤学等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形成环境这一门课的学科特点。通过学习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环保政策,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实践,解决具体企业环境问题。通过问题导向激化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环境问题需要环境学科的理论知识指导来解决。解决环境问题就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的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相得益彰。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环境学科发展的动态。例如大一新生专业认识不够,存在专业思想不稳固等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系部召集学生开展专业入学教育,让学生对专业有更深的认识,从而坚定专业思想,了解专业课程、专业需要的技能、专业培养目标等。邀请有工程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政府管理部门的环保专家、校内外专家来校讲座,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需求和发展概况;此外,开设专业见习、实习,通过实习和见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灵感,激化学生的创造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企业获得科研课题,在完成课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消化吸收,更能在实践中获得灵感,激发自己的创造动机和热情,使自己的才智得到较好的发挥。
  1.2实行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发掘学生科研能力
  为了全方位培养学生,让学生刚进大学就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尤其是培养他们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环境工程专业实行导师制。导师制就是让教师回归教学本质,教师的责任更大。导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断纠正学生在各方面的偏差,让学生健康成才。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业和科研方面的指导,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逐步掌握科研的方法。这几年推行导师制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是能够很好地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适应大学的学习,不至于因环境改变影响学业,从而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规划及将来的发展规划;其次是导师制让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增多,师生之间相互了解,关系更为密切;再次是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对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灵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导师制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针对性的创新学习指导,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3]。例如在学科导师的带领下开展《“菌氨清”对湖泊、鱼塘的水质改善效果研究》《大鼠肝微粒物对典型溴系阻燃剂的的体外代谢研究》课题的研究,并在校第二十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其立项项目获奖。实践证明,导师制有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发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2.改进课程体系,适合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在创新教育中发挥着很关键的作用,要通过课程体系设置实施创新教育。本专业课程由必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选修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全校性选修课)、集中性实践环节、课外综合素质教育等部分组成。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为通识教育类课程,按教育部工程专业的一般要求设置,主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通识教育,让学生有更广的知识面,比如人文、历史、心理、地理、经济、时事政治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与判断,促进学生塑造独立人格,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本专业培养方案中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提高理论基础,扩宽知识面,使知识系统化,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学科和专业知识。通过学习专业基本理论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水、气、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境规划、资源保护、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治理污染的能力。专业限定选修课程主要是反映各专业方向必须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开设专业选修课程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广度与深度,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进一优化和各项素质的提高,为今后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衡阳师范学院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环境工程专业更要为当地的环境保护提供服务。对学生培养就要以本校师范生源的特点,结合专业自身的内涵和环保行业的实际需求为依据,优化课程设置,如注重适合师范生特点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体系。从而构建符合环境工程领域人才需求的实践教学方案和培养模式。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