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8418 | 阅读:

  【摘要】数学作为理科性的一门学科,在具体教学中,数学教师需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主要以教学的角度,对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策略,从而使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使数学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研究性学习  现状  实践
  【课题项目】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169。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1-0060-02
  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必修课,数学教师需充分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化研究形式,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与应用数学知识,并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观念得到有效提升,并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学习方法。对于研究性学习而言,其主要做法就是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在社会、自然、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并积极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学习行为,该学习行为通常与科学化研究过程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通过研究性学习,其应用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一、开展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因此,在具体教学课堂上,很多教师依然过于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是高还是低,习惯以分数为依据来评判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这种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所引发的现象就是: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给学生讲授基础的理论知识,学生不经思考就将教师所讲的东西直接照抄进笔记里,等到下课后,教师与学生还会采取题海战术以期能够不断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使其深深印在学生脑海里。这种教学方式严重违背了学生的主体观念,并没有尊重和顾及学生真实的心理感受以及内在情绪。在此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推广应用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1]。该教学模式倡导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和研究,旨在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給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接受逐步转变为主动获取,进一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实现高效教学目标。此外,就教育价值观来讲,通过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促使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给数学教学的更好发展做出一定贡献,同时给培养优秀人才做出卓越努力。由上述可知,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具有极强应用价值的,值得广大教学人士做出积极尝试。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现状表现为:首先,根据高中数学的具体教学状况,大部分高中学生都存有思维懒惰的状况,因为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量较大,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提高教学的质量,就会缩短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时间,甚至在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时候,直接说出答案。长期以往,高中生就会形成不善于积极思考的习惯,并对教师产生极强的依赖性,在遇到一定的数学问题时,其并不是急于解决问题,而是等着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数学问题缺乏相应的探究兴趣[2]。其次,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无法正确的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概念,在具体教学中,不仅忽视了研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且在具体教学中,过于重视自身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长期以往,就会影响到学生具备的思维能力。虽然大部分学校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但是,却很少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没有将其付诸于实践,而是将数学教学归纳于数学公式的应用以及课堂训练,不仅无法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影响到探究性教学运用的意义。最后,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对探究性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误解,其认为该方式会影响到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对于部分缺乏自觉性的学生会通过探究性学习,不仅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而且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本来一节课预计讲解三个知识点,但是,由于探究性学习过程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这不仅会影响到教学计划的完成,而且还会影响到学习的知识量。同时,部分数学教师认为应用“探究性学习”就是分组教学,相互相助,忽视了学习任务的合理分配,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探究基准点,而且还影响到课堂秩序的维持。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需要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工作的探究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探索和实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学习活动当中,学生形成主动理解知识,学习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一)基于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性学习
  数学教师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并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提升学生对问题研究的动力。同时,学生明确研究课程内容的过程,也可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并使学生问题的发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明确选题后,还可以通过问题进行指导,以此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研究内容进行明确。例如,数学知识应用过程中或明确课题时,想要使课程可以顺利实施,教师需引导学生绘制方案,确定研究课题的题目、研究小组成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等相关内容。制定的研究方案通常可根据研究的相关内容确定,,并在明确具体研究课题后,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3]。在完成课题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其得到的研究结论实施沟通与交流,而教师则给予相应的评价,并给予学生相应的表扬与鼓励,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自信。
  (二)基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
  求知欲作为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重要驱动力,学生具备的求知欲越强,学生的探索主动性与积极性也会越高,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相应发展,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设置问题、引趣、讨论等不同方式,对数学课堂的氛围进行活跃,以此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与欲望得到充分激发,并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发展[4]。例如,在对“黄金分割”的知识点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讲解“优选法”运用于工业生产中实现的最优化目标,或者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实现的最优化目标的影响;或者其应用于建筑及艺术等层面中的影响。通过相关内容的讲述,学生就会深刻体会到数学的无处不在,且现实生活中到处渗透着数学思维,以此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的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并使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点。实践表明,将教学规律作为基础,在数学课堂中应用研究性学习,通过创新性、探索性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从而使数学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