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097 | 阅读:

  【摘要】初中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节点,而且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提高思想素质的阶段。因此,本文首先讲解初中语文课堂融合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其次找出初中语文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立德树人与初中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机融合对策,使得学生语文素养有所提升,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立德树人  初中语文  融合
  【中圖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1-0034-02
  引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注重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学科与德育教育两者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诚实、友善等良好的品德,同时也会使得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达到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语文课堂融合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部编版教材的全面使用,将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其基本理念第一点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现阶段的工具性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更加看重学生的成绩和考试分数,有急功近利的教育动机,从根本上失去对学生发展的整体关怀。而语文课本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立德树人应要贯穿于整个课堂中。语文教师应要借助语文人文性这一特点,重视语文课堂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到的感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1]。另外,教师也应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实际语文德育教育工作中,应促进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即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语文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在拓展教学内容,但有些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大环境不符合,这就会使得语文课程成为一节与语文学习知识不太相关的时事政治,亦或者成为音乐、影视作品欣赏课,这样具有盲目性的拓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未起到推动作用。同时,教师将拓宽语文课堂与政治亦或者历史相等同,将学生的思想限制在这个范围内[2]。因此,教师应要打破传统教育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将立德树人思想融入到初中语文课堂中。
  三、立德树人与初中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机融合对策
  (一)课前导入激趣唤起情感共鸣
  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的导入显得尤为重要,既能够体现单元教学任务,也能够为新授课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效语文课堂的形成,同时,导入内容还应要具有针对性。因此,在新课导入时,除却需要利用语文课本、多媒体工具之外,还应抓准时期,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立德树人内容,使得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3]。例如,在学习《灯笼》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看到灯笼你会想到什么?学生新春、元宵节等具有美好意义的事情。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是否能够将灯笼与保卫国家相结合,然后导入本节课知识内容,使得学生明白作者吴伯萧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对养育自己的祖国山河、文化等的热爱,关心祖国前途和命运。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资料信息,促使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做一个爱国的人。
  1.设置情境,提高学生探索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继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质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语文产生探索欲望。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设置情境,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所散发的魅力,使得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索语文知识的奥秘,进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2.利用想象力,开展课前导入
  初中阶段学生有着天马行空的想法,并且思维较为活跃,对于同一件事不同学生会持有不同的想法。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开展课前导入,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本节课知识内容相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内容,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进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提问,并在课前导入时先将问题提出,为学生留下悬念,使得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譬如,在学习《我的母亲》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生活中你认为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可以使用流行语进行回答。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调动课堂氛围,使得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外拓展的方式,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深刻理解“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同时也需要渗入“感恩父母”的思想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3.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求知欲望和爱听故事这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故事导入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使得语文课堂氛围达到高潮,促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使得学生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课堂知识内容,搜集相关故事资料,在课前五分钟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譬如,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详细介绍音乐家贝多芬,或者播放贝多芬音乐,进而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注意力,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还可以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熏陶学生,使得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通过人物真实故事,既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视野,拓宽知识层面,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明白诸多做人的人生哲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夯实基础。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