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496 | 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重视知识传授,还是重视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容置疑,肯定是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习惯和能力。但是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而过分夸大了成绩的“效应”。这样的结果就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得他们既不敢有所创新,也不敢“异想天开”,课堂由此也就少了一些意外的“惊喜”,少了诸多精彩的表达。既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鼓励  信心  习惯  交流  合作  幽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2-0053-02
  我们的课堂,从不缺乏学识渊博的老师,但是缺乏恰到好处的点拨,可以让学生的疑惑“云开日出”;也不缺乏灵活多样的方法,但是缺乏温馨真诚的鼓励,让学生走出心灵的“阴霾”。只有尽量让教师“退居二线”,发挥“军师”的作用,才能真正让学生“领兵打仗”;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他(她)才会产生前进的动力。在课堂上,学生总会遇到“拦路虎”,这个时候不需要老师当“武松”,只需要老师“传授武艺”。即使暂时失败,需要的也是老师的鼓励。这些来自老师的“美言”,会让学生“如沐春风”,从而信心十足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点拨加鼓励,让学生信心满满
  有位学者这样说:我们的教学,说白了就是一种“技术活”,它的本质不在于工作时的“效率”有多高,也不在于工作的“量”有多少,而在于技术有多精湛。[1]教学,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师生同台共演的情景剧;老师虽不是课堂的主体,但可以是学习过程的点拨者和引导者;学习,从不缺乏废寝忘食的努力,但一贯缺少信心十足的投入。艺术性的评价“美言”,是学生进取的动力,是他们自信的源泉;恰到好处的点拨,是学习积极性的推力。在老师的点拨和鼓励之下,学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学习也就会更加主动,课堂会出现更多的“亮点”。
  例如听过窦桂梅的一节《秋天的怀念》公开课,老师的“美言”对我启发很大。当学生朗读了作者内心独白的片段后,老师这样说:孩子,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已经走进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到了他的痛苦;当学生说完自己的感受之后,老师这样说:孩子,你真会思考,你已经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诸如此类的鼓励性的评价语,让整个课堂犹如刮过一阵温暖的春风。
  有个学生对他妈妈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夸了他一句,他快乐了两个月,每天上课都非常专注,不错过老师讲得每一个字,期望得到更多的奖励。一句话,不,或许就一个词,就让一个小孩子快乐了两个月,那如果老师每天都这样“口吐莲花”的话,那教室定会溢满花香,学生定会终生难忘,回报老师的除了信任和进步,当然还有满满的自信和满心的感动……老师的点拨,犹如“拨云见日”,让学生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老师的“莲花”,就像冬日暖阳,让学生感受温暖,努力进取。在老师“春风”般的鼓励之下,学生不仅对学习充满信心,同时也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更加信服老师,在课堂上更加活跃、更加主动,这是我们教学的希望,也是最终的目标。
  二、情境加引导,让学生乐在其中
  有師云:“要想让一节语文课实现更高的价值和意义,就不能忽视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2] 情感体验和表达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说理性是冷静的思考,那么情感就是热情的表达。情感让理性充满温馨,理性则让情感不至于盲目,只有二者互相补充,才会更加完善。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是将理性和情感完美结合,充分利用教学艺术,配合以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轻松愉悦之情境,激发学生之学习情绪。尤其是语文课堂,在语言表达的同时,更重视情景的再现。这种再现方式,除了语言的具体描述之外,还有肢体动作语言的表达,使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来表达对人、事、物的感受。同时主动汲取,乐在其中,这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例如:在《将相和》的教学中,因为人物语言对话和动作非常有特点,为了深刻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行情境创设非常必要。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廉颇、蔺相如以及侍卫,并指导他们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动作来“重现”经典场面。重在通过表演来感受人物的思想,表现人物品质,其他学生的评价和补充则是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和升华。
  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通过言语上的交流和表达来分享知识和信息,但是更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同身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传统的语文课堂,过分重视了言语词汇的重复记忆,忽视了情感体验的教育;过分夸大了应试的效益,忽视了它是交流的工具。枯燥的课堂让人沉闷,愉悦的情境好似清风;抽象的知识让人厌烦,轻松的情境好像朗月,,让人心动神移,不亦乐乎。情境再现,不是无目的登台表演,而是有准备的精华沉淀,情境再现,永远是语文课堂最精彩的环节,它让学生真切领会到作者的思想,它让人物的美好品质从文本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演中学”,这样才能让他们学得踏实,学得快乐,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
  三、合作加参与,让思维多元发展
  大家都认为:课堂教学就是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这无可非议。只是我们的课堂多了些许“主动灌输”,少了一些主动参与,让课堂显得有点过于严肃和“公式化”。对于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又怎会甘于这样的无味课堂呢?这不仅是学生的不适应,就连老师也感觉到了这种方法的沉闷和无趣,于是乎提倡“主动参与,主动实践”的合作学习方式,犹如给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让人眼前一亮。在“输血”的过程中,学生主动的参与,大胆的交流,思维不断地擦出创新的火花。他们不仅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而且提高了能力,培养了习惯。同时,他们知道了如何与人分享,如何汲取别人身上的优点来不断地完善自己,养成良好的多元思维习惯。
  例如听了一节《猴王出世》汇报课,老师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自学,上课时进行交流学习。有的学生搜集了《西游记》的相关资料,有的搜集了人们对孙悟空的评价,还有的搜集了作者的写作背景……没有分析举例,只是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和交流,学生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了然于胸。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