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325 | 阅读:

  【摘要】物理学科注重实验,说理严密,和数学知识联系较多,学习理解较难,对于农村的孩子,由于生活的世界的视角比较窄,形成的认识不全面,学习物理知识就更困难,因此,对于众多初中物理教师是一个心病。
  【关键词】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9-0020-02
  物理是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学科。但是,在农村教育教学发展环境中,一方面由于物理学科知识内容严谨、逻辑性强,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有着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农村课程资源有限,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无法有效支持物理教学。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教育资源,为学生上好每一节物理课则成为我们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一、把自信貫穿于解题过程的始终
  在物理教学中笔者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拿到题目后,一时间找不到思路便会陷入茫然,并对解题失去信心,最终放弃或者出现错误,而教师如果及时从旁指导,学生则会豁然开朗,找到思路后迅速给出正确答案。通过对这些学生的观察可以发现,学生在解题中缺乏自信是导致学习困境的主要原因。针对此,教师在物理讲解中不仅要强调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更要着重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问题,尤其是对于中等生、学困生,应给予耐心,不断培养自信,进而在自信心的驱动下提高物理学习效果。
  二、找到课程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农村初中物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对于沉闷枯燥的理论讲解缺乏兴趣,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无法成为“好之者”,更难以成为“乐之者”,从而降低了学生自觉探究物理知识的积极性。针对此,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激发学生探究、思考的积极性。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实验环节,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即在完成了相关理论知识讲解后,在针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探究”这一环节,,教师将课堂讨论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求结合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相关因素进行猜测,并对猜测内容进行归纳梳理: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有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相关实验工具、材料设计实验过程,并通过分组合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并一一验证猜测。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将物理实验融入到教学讲解环节,打破了枯燥的理论灌输模式,为学生的观察、实践与归纳提供了更多的自主空间,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好之”与“乐之”的过程中提高并保持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应结合农村生活背景,设计趣味化的物理实验,在挖掘乡土资源教学价值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观察、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兴趣。例如在“声音的特性”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为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音调、响度的区别,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生活中常见的麦秆,并要求学生取长度适中的麦秆,将一端捏扁后,制作简易哨子,要求学生:1.利用同一长度的麦秆,不同的力度吹气,仔细倾听麦秆发出的声音的不同;2.用剪刀不断剪短麦秆,对比不同长度麦秆吹出的哨音的变化。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响度、音调的不同,以及影响声音响度与音调的因素,这相较于枯燥的理论讲解而言自然能够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设置新颖有趣的课后任务,拓展学生把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思维习惯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后任务的设计更多的是局限在课本知识之内,教师根据考试要求为学生安排物理习题,而沉闷的学习过程不仅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更消磨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基于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从创新的角度分析课后任务的教学价值,并利用学生课后丰富的实践空间,设计新颖有趣的物理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从身边出发观察物理现象,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来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对于课后任务的安排需要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去观察,体会生活中的物理,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课堂时间只有45分钟,课后作业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和延续,在这一过程中给学生无限的空间创新。在农村生活环境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从看似贫乏的生活环境中,找到物理的表象,并激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探究问题、解决难题,探究生活中的物理规律,获取更加真实、有效的物理知识。
  四、重视实验探究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探究的学科,人们所了解到的物理知识,有很多都是通过实验和观察认真的思考总结来的,教师在物理课的实际教学当中,要按课标要求,多动手做做演示实验,引领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分组实验,比如在上“密度”这一课前可以告诉学生在课后去观察等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等等有趣的实验。学生通过观察这些不同的现象之后,就会不由自主地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从而使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作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依据,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做的演示,是给学生看的实验,是为物理教学服务的一个重要手段,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感性材料,而且是验证科学规律的依据,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原理认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就要根据实验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所学器材、每个实验器材的作用、实验所实施步骤,然后进行清晰地演示,初中物理中有很多的实验都比较生动有趣,像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透镜成像的规律,电流、电压规律的实验等,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结果中明白实验原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务必做好实验演示的每一步,让教学的内容清晰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深刻感受实验的过程,从而得出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提高课堂效果。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