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8105 | 阅读:

  【摘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同样的,生活是创作的灵感来源。写作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真正的创作必然要与生活相关、与时代相关、甚至与世界相关。我们当前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便是:如何让封闭式的校园寄宿生活变得丰富而有趣,使得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滋养,进而附于笔端,创造出真正有灵性的作文。课堂关于写作知识的传授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从生活中获得创作的灵感。
  【关键词】寄宿制  小学  生活化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4-0098-0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也就是说,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教育脱离了生活,我们费尽心思所学的知识就毫无用武之地。古人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同样的,教育是为了让现实生活更美好,让世界走在康庄大道上。那么,小学作文教学也应以此为鉴,将写作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创造出新的教学范式。
  一、寄宿制小学生写作问题分析
  在新课标广泛应用的教学背景下,寄宿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教导孩子们将日常中经历的事物整理为作文写作素材,让他们的写作回归生活本身。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自身的行文整理、逻辑思考、情感投入等多方面的语文能力,通过对文字的合理编排来作出流畅且富有个人感情的文章。针对小学生作文训练,教师需要要求他们在写作时开放自己的内心,将真情实感流露到语句中,避免使用与示例文章类似的空话、套路语句、虚假情感抒发等方法行文。在当前寄宿制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经常能够发现学生写作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写作误区会干扰孩子们对作文的正确理解,使他们难以利用真情实感完成素材整理,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一)不善于利用生活素材进行写作
  小学教育阶段,孩子们的身体与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对世界的观察方式偏向感性,缺乏理性认知整理。同时,他们对于事物的关注程度主要来自于是否具备足够的趣味性,对学习活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知识记忆能力差。这就导致小学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物没有足够的观察兴趣,不注重积累作文写作素材。在老师进行作文布置时,学生由于缺乏素材积累导致无法组织文章结构,只能利用平常范文学习中的空话、套话来进行写作填充,甚至发生抄袭同学作文的现象。一项教学活动调查显示,至少三成的小学生经历过在写作时不知道利用什么素材下笔,只能胡乱编排上交作业的情况。教师在发现学生类似的误区时,应当注重引导开解学生,避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影响教学效果。
  (二)缺少社会积累经验,文章效果枯燥
  语文是一门生活化的基础学科,其主要目标包括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行文能力以及对文字之美的欣赏能力等。作文属于语文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要求学生不仅要利用生活素材来填充文章内容,还需要通过在社会中的观察分析结果来为写作文字进行修饰,让文字变得有深度。小学生由于平日主要在校园中度过,接触社会的时间短,对事物的观察经验积累水平低,导致在行文时缺乏能够修饰文字的客观材料,进而引起文章成品阅读效果枯燥的问题。寄宿制小学相比普通学校封闭度更高,学生几乎没有接触外界人物、事件、大自然的机会,积累经验几乎为零,难以对文章写作融入社会生活经验,导致作文成品异常单调,不具备丰富性。
  (三)课堂兴趣引导缺失,限制学生作文思维拓展
  传统授课过程中,对成绩的要求属于课堂第一顺位。教师承担着提高学生作文成绩的教学任务,因此使用下发范文要求学生背诵词句、使用固定文章结构、利用重复素材填充作文内容等方式强行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评定。通过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写出看似优秀的作业文章。但从长远观察,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与学习积极性被严重影响,对作文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浅薄的借鉴与抄袭上,没有理解写作所需要的原创能力深度,导致语文能力受到限制。寄宿制小学的教师需要格外注重避免应试教学,这是由于寄宿过程本身便限制了学生对素材的积累与应用,如果再利用应试方法培养孩子,容易使他们对作文的兴趣逐渐丧失,积累语文能力的过程也会受到僵化教学的影响,无法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对词语应用的探究心理,促进孩子们的作文思维拓展能力,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局限范文、范句。
  二、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索
  (一)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写作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这句话可以为生活与创作的关系作一个清晰的注解。在讨论寄宿制小学的作文教学之前,我们需要提出以下的问题:写作的灵感来源于哪里?为什么要写作?寄宿制的单调生活有没有激发创作的可能?毫无疑问的是,现实生活是创作的基础,古人硕果累累的创作已给我们的疑问作出了解答。司马迁为何忍辱负重著《史记》?他在《报任少卿书》中作出了解释:“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现实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使得人心中有所感触,进而有写作的欲望,,所以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韩非子囚于秦,而作《说难》、《孤愤》,由此可见,伟大的创作都离不开个人的生活经历与体验。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可以继续讨论寄宿制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
  首先,寄宿制意味着生活的单调与封闭,也就是说,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而学校只是一个小型的生活空間,学生的活动空间十分有限,很难接触到新奇的外部世界;其次,寄宿制不仅缩小了学生的活动空间,也缩小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学生只能在同学和老师之间来回游走,很难与多变的外部社会进行交流。久而久之,学生便只知书中事,不知世界的复杂,思维也就变得狭窄了。思维狭窄,眼界狭小,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是言之无物,难有可取之处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在单调的寄宿生活内创造出一个新的五彩缤纷的世界,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让作文走向生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开拓学生的活动空间呢?教师可以在课堂学习之外,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学习考察,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走到真正的现实世界中,领会真实世界的复杂与美妙。比如,在上完相关的课程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名胜古迹,询问学生的出游意愿与意见,然后带领学生前往。古人常有“发思古之幽情”的感受,同样的,学生在游览名胜古迹时也可以体会古人“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心情。写作是有感而发,当学生有了思古、怀古的心情,必然也就能够创作出优秀的文章了。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