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699 | 阅读:

  【摘要】以“缓冲溶液”为例,探讨了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用基础化学课程中的应用。课前,通过雨课堂推送包含音视频、习题在内的手机课件到学生微信端。课中,同步课件到学生手机端,通过随堂测验、弹幕词云、随机点名+主观题投稿等多种形式进行互动交流;实验课中,采用小组互评功能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缓冲机理的理解。课后,利用新版雨课堂在线考试系统,借鉴四、六级分段考试模式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雨课堂对教学数据的采集功能,为过程性评价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医用基础化学  雨课堂  混合式教学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研究“十三五”课题:基于雨课堂的化学理论与实验一体化BOPPPS 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药学专业《无机化学》为例,基金号为NGJGH2019124;包头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智慧教学工具在医学高校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实践——以雨课堂为例,基金号为2018BYJG-A019。
  【中图分类号】O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1-0095-02
  1.引言
  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是我校为大学一年级医学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医用基础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与医学相关的现代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知识,为学生后续的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课程奠定较广泛和较深入的基础。缓冲溶液章节是医用基础化学的重要内容,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1]。此外,在组织切片、微生物培养、细菌染色、血液保存、临床化验、药物调剂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缓冲溶液的教学内容上,学生需要掌握缓冲溶液的概念和组成,理解缓冲作用机理,并能应用于缓冲溶液的配制实验中。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PPT课件和黑板板书结合、教师讲授与适当课堂讨论结合;教学方式灵活度低,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2-4]。
  传统课堂的主要职能在于知识获取,而“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更注重解惑训练、应用创新、学生反馈及过程性评价。《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创新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推动以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雨课堂”作为一款智慧教学工具,通过微信和PowerPoint(PPT)建立“课上-课下”教学互动新模式,以PPT作为教师课前备课和课上考察工具,以微信作为师生课堂内外的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雨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还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收集、分析学习数据,反馈教学中的难点和问题,并且使形成性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准确[5, 6]。借鑒优秀的教学理论和经验[7, 8],本文以“缓冲溶液及其作用机制”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2.教学设计
  2.1 课前预习——知识碎片化学习
  课前预习的效果是智慧教学能否在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先通过梳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化整为零分解为若干知识点;再参照授课计划制作手机课件推送给学生进行预习。利用雨课堂的课件发布功能,上课前教师还可以将带有MOOC视频、微课视频或带语音的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端,供学生自主学习,并设计少量的测验题考查学生的预习效果。特别是新版雨课堂允许在课件中插入本地音频、视频,这就意味着老师可以插入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可以更加便捷地将重点、难点、考点和疑点等制成非标准形式的微视频,学生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个性化需求。缓冲溶液章节涵盖缓冲溶液的概念和组成、作用原理、缓冲溶液的pH计算和配制等7个环节,利用网络资源制作7-8个微视频,课前一周推送给学生,旨在利用视频里的动画、图片或音频通俗易懂地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此外,对于测验题应附上相应的解析过程,让学生答题后能够及时地验证自己的解题思路与结果。
  2.2 课中交互——思维能力提升
  (1)案例法+问题启发法
  以“人的酸碱体质论”作为案例导入。美国的“人体酸碱体质理论”认为人体体液的pH值在7.35以下的属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被冠以“酸性体质者”,同时该理论认为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显然,“酸碱体质理论”是骗局,现代医学可以测出血液、尿液、肠胃液、唾液、汗液等等体液的酸碱度,但是没有“人体酸碱度”这个说法。同时,有关食物能改变人体酸碱性的说法也毫无理论依据。人类的胃液是强酸性的,吃进去的食物不论是酸性还是碱性最终都会被酸化;食物的酸碱性对身体的整体酸碱环境起不到任何影响,真正能确保体内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是依赖人体自身的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以此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揭开缓冲溶液的“神秘面纱”,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感。
  (2)雨课堂同步教学
  传统授课媒介中的幻灯片和板书受到光线、色调和距离的影响,,会对部分学生的视听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雨课堂授课时,学生通过微信扫码进行考勤签到,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讲解相关知识。课中将授课PPT同步到学生手机端,便于学生保存课件和课程回顾;并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收藏”或“不懂”按钮及时反馈信息,教师实时调整教学方法与课程节奏;互动方面还可能限定知识范围让学生发送“弹幕”,借助雨课堂的词云功能得出讨论结果。例如,在讲解到缓冲溶液组成时,让学生分析在一定等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溶液中,存在最多的粒子是什么?要求每弹幕包含一种粒子。学生的弹幕以词云的方式投屏,老师讲解某些粒子出现频率最多的原因以及所要关注的起缓冲作用的对象。此外,通过限时客观题测试培养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主观题测验+随机点名+投稿的方式促进学生独立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得分计入课堂表现成绩。
  雨课堂授课模式,可以实现更有针对性的授课:对于普遍性疑问进行集中性与反复性讲解,对于个别疑问可以进行单独辅导。例如,医用基础化学的授课对象为包头医学院2019级放射专业班级的39人,在雨课堂授课过程中,有36人线上反馈缓冲溶液的pH计算公式的应用听不懂,另外3人反馈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听不懂,因此针对上述情况结合例题对缓冲溶液pH计算公式的应用进行了重复讲解,对于个别学生进行课间单独辅导,期末考试结果反馈出95%的学生对于缓冲溶液pH计算公式的应用已经掌握,达到预期教学水平。每一次授课后,老师都可以及时的在雨课堂备忘录部分记录本次课程教学设计和心得体会,便于日后查阅和改进。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