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255 | 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渗透模型思想教育的途径为:知识感知,由生活到模型;知识内化,由模型到生活;解题应用,由问题到模型;解题创新,由模型到问题。
  【关键词】模型思想  生活  模型  应用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0-0001-02
  数学模型思想,指用数学语言模式描述现实事物间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模型思想教育的过程与途径: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本文就小学数学渗透模型思想教育的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小学是人生系统教育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学生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很多优秀品质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是在这一时间段建立起来的。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门基础学科。生活中的购物买卖,学习中的数据运算、逻辑推理,工作中的会计核算,计算机编程等,全部都离不开数学的应用,可以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
  一、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很多教师对模型思想教学缺乏系统的认识,应用水平较低,模型思想教学和实际的教学内容融合度欠缺,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以下是结合实践和本人自身经验对小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来的几个主要问题,仍需相关教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对数学模型思想的认知过于片面
  现阶段,仍有很多教师对数学模型的认识不够全面,依然认为只有当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才适合应用数学模型这项教学手段。相对来讲,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差,大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无法理解数学模型的应用方法、无法利用数学模型的方式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教师的这种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受限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事实而言,数学模型本身的应用是不受限制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定义。弗里德曼曾经说过,“学校数学的任何一个概念都是一个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之一”。
  (二)对非常规数学问题接纳度较低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偶尔会向教师提出一些非常规的数学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能会感觉到不习惯,甚至会产生一种排斥和抵抗的心理。非常规问题是一些现实意义较强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这类非常规数学问题一般表现于问题的解决理由缺乏科学性、无关信息的内容过多,甚至是一些学生自己主动制造的问题,虽然已经做出了相应的答案,然而答案的准确性仍需进一步验证。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如果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就会丧失很多应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题思路也会受到限制,不仅不能達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的目的,更可能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三)对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自觉性较低
  人们在遇到数学问题的时候,自身的思维会出现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首先需要明确该数学问题所想表达的真正意义,其次是经过思考制定合理的解决办法,有一个大致的解题思路,接下来就是进行正式的解题环节,最后进行检查和回顾。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对这四个流程缺乏全面的了解,并且也没有过多关注这方面的内容,这样就无法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方向,难以在教学当中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学生掌握数学模型方法的应用和特点。
  二、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模型思想的教学策略探析
  (一)知识感知,由生活到模型
  从课标描述可知,,模型思想的形成主要包括模型建立和模型求解。数学知识包括概念、定理、规律、法则、性质等,它们都可以用数量关系式即数学模型来描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构建过程就是数学模型思想的形成过程,要较好地实现这个过程的学习目标,既依赖于学生对事物的表象认识,更依赖于学生抽象、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
  人对事物的认知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感性认识是认知的基础,理性认识则是对信息或表象进行处理或加工后的产物。教学时,首先要提供形式多样且内涵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充分感知,为形成理性认识夯实根基。如“比”概念的建立,教材仅给出两个感知素材:一是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及其长宽数据之比,二是介绍“神州五号”绕地球一周的路程和时间数据之比。这两个素材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比”的概念,但学生对“比”的认识则属肤浅。如果再引入班级男女学生数之比、混凝土的水泥与砂石量之比等,那么学生既能认识到“比”是表征两个事物间某方面的数量关系特点,又能领悟到生活中“比”事物的普遍性。其次是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如“比”的数量关系特点,可提出下列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你可以采用怎样的数学形式说明这种特点呢?”“它们是加减乘除的关系吗?”“还可以怎样表示呢?”对这些问题,学生既要做由具体生活到数学模型的辨析性思考,又要做归纳与概括的抽象性思考,这就是认知过程中的理性认识的形成过程。
  应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往往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父母及家人都非常的了解,利用家庭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教师通过适当的指导,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综合素质得以具体的展现。
  (二)知识内化,由模型到生活
  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一是由实践到认识,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二是由认识到实践,即把理性认识用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作为数学模型思想的孕育,教学中必须促使学生完成这两个认识飞跃,也称感知飞跃与内化飞跃。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