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6464 | 阅读:

  【摘要】以苏教版《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定理》教学为例,尝试用PBL建构基于探究性理解的定理教学,以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PBL教学法  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3-0106-02
  一、背景介绍
  近期笔者有幸观摩了4节江苏省南京市四星级初高中的观摩展示课,获学员一致好评的是南京一中张老师的这节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高一下册“函数的零点”。这节课是基于问题驱动教学法(PBL),因势利导,注重知识的“自然生长”的一节优课。好的数学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学会数学式思维,使其成为一个优秀的问题解决者。
  二、PBL教学法的相关理论
  PBL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简称,即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可以理解为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教学策略。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善教者,必善问。我们不难发现,PBL正是这些教学思想的体现。以PBL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活跃其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问题设计是PBL教学法的核心,“好”的问题设计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那么什么是好的数学问题呢?美国数学家匈菲尔德给出了“好的数学问题”的五条原则:(1)基础性强,兼具挑战性(接受性、障碍性);(2)解题思路多样,易发散(开放性);(3)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启发性);(4)有针对性,不故意设置陷阱(情景性);(5)问题可进一步拓展和引申(探究性)。
  基于以上PBL教学法的相关理论,现将课题“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课堂教学设计及听课感悟整理成文,与同行交流研讨。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环节1:趣味情景(方程解法史话引入)
  本节引入采取生活情境,告知学生,挪威数学家尼尔斯首次完整给出了高于四次的一般代数方程没有一般形式的代数解的证明。教者理解学生已备的“数学现实”,提出研究方程解的问题,有“解不出”的方程,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任务。营造核心问题的问题情境,借助外部问题情境,形成一种悬而未决、又力图解决的认知冲突状态。促进学生内部问题情境的生成。
  如何想到函数上去?是主动寻找研究方法的关键!用函数来研究方程,事实上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一层很薄的“窗户纸”,一捅就破,但由谁来捅破?)
  面对方程求解不能问题,如何引入函数,这是渗透函数思想的重要契机。
  (二)环节2:问题探究
  1.思考三个问题:
  (1)求x的值,使x2-2x-3=0;
  (2)求x的值,使x3+2x-3=0;
  (3)求x的值,使lgx+x-3=0.
  2.问题探究:
  (1)这样的x存在吗?
  (2)若存在,有几个?为什么?
  点评:通过生活情境和对问题情境的探讨来求lgx+x-3=0解的问题。环节2设置问题情境,发现和提出命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寻找研究方法。教师通过3个有层次性的问题形成问题链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从已有知识入手,思维不断发散,最终发现有“解不出”的方程,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和方向。但此处提出的三次方程、对数方程有些复杂,教者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二次函数着手讨论,即从“数”的角度行不通,应该考虑从“形”的角度求解——借助图像。通过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直观过渡到抽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借此引入函数的零点。
  看似简单的问题探究,却兼具挑战性。不仅能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而且为后续的数学探究活动埋下伏笔,属铺垫性问题。
  (三)环节3:探究新知
  1.探究一:函数零点
  练习:画出二次函数y=x2-2x-3=0的图像,并求出方程x2-2x-3=0的根。
  问题1:二次函数图像与坐标轴(x轴)的交点与方程的根有什么关系?
  问题2:当a>0时,二次函数y=ax2+bx+c的零点、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二次方程ax2+bx+c=0的实数根有什么关系?
  点评:想到函数上去之后,凭什么较为自然地引入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它其实是初中两个“二次”的再现,从简单出发,从已知入手,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想开去(一次函数也可以在其中)。从一般二次函数出发,抽象出一般概念,并据二次函数结论,得到一般结论(三种形式等价)。
  从熟知的二次函数入手,数形结合探究函数与方程的关系。在原有初中二次函数认知基础上,使知识自然“向上生长”。先让学生理解了简单函数(二次函数)的零点,再进一步理解其他复杂的函数零点问题自然就容易些了。
  只是再现,最多是重新发现、察觉,但要回归任务取向,聚焦研究对象。就一般的二次函数作讨论,既是上述研究的一般化过程,又研究了所有可能的情形。通过几个问题追问,逻辑推理,尝试将结论一般化。这是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学生的逻辑思维随之逐步深入,逐步完善,同时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
  2.探究二  零点存在性定理(此环节附课堂实录)
  例1:求证:二次函数f(x)=2x2+3x-7有两个不同的零點。(让学生做,,让学生讲)
  师:思考:有没有其它方法?
  生:还可以根据图像,函数图像穿过x轴。
  师:很好,那请问怎么判断二次函数f(x)=2x2+3x-7在区间(1,2)上是否有零点?
  生:直接考查函数在区间上的两个端点值,因为f(10)=  -20且函数在(1,2)上单调递增,所以……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