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121 | 阅读: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属于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有着比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而小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与经验,再加上理解能力及抽象思维比较差,给数学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目前,针对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了“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的教学目标。在此种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就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5-0075-02
  引言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对于学生而言,直观教学是必须的,此种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的形象上面,而不是抽象概念上。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但他们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便是要展开积极的形象思维。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有一个深入了解,并以此为依据,将形象思维及直观思维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借助直观的图片及实物,并采取实验操作、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使课堂更加形象生动,且富有活力,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调动起来,从而有效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实现理解能力的提高。
  1.借助形象图示法,引导学生形成抽象思维
  抽象性是数学学科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在学习小学数学时,学生如果有着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那么便可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1]。但实际上,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为了让他们学好数学知识,就需要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来说,教师可在课堂上利用学生所熟知的实物,给出对应的数字,帮助他们很快认识并理解,这样一来,便可将不着边际的、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上,进一步将抽象的数学学习转化为与实际对接的学习,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2]。
  例如,在开展有关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时,为让学生很好地理解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师便可借助图示法对题意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抽象思维。首先,教师应让学生读题,明白题意,然后根据题意来绘图、识图。教师在此期间应引导学生先画什么,接着再画什么,在画的同时还应进行思考,并注意线段之间的关系。通常来说,分数应用题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部总关系,也即部分数同总数进行比较,表示的是部分数是总数的几分之几,一般画一条线即可;另一种便是并列关系,也即两个数或是两个以上的数进行比较,一般要画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段。其次,教师还应组织学生有意识地开展绘图及识图的练习,同时有效巩固新的知识。通常可采取以下方法:①计算。也即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引导学生先画图分析,理解题意后再列式计算。②看图列式及编题。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表示的数量关系,来列式或是编应用题。这样一来,便可借助简单的一个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两种数量间的关系,将抽象的倍化方法问题很好地解决。此种借助图画来促进学生思考与理解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找到问题的实质及答案,将抽象的知识及问题直观化,简单化。
  通过借助形象图示法,引导学生开展画图及识图练习,可帮助他们积极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其对分数应用题中各数量关系的理解与分析,同时还可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动手、动脑的好习惯,积极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为解答应用题以及今后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开展实验操作,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双手与大脑是人身的两个宝。其中,脑是人们感知及思维的中枢。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精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问题的情境,引導他们动手的同时开动脑筋,从而促进其抽象思维的发展[3]。
  例如,在开展“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便可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摆放、拼剪、画图、测量、折叠等实验操作,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具体操作如下:①引导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三角形物件(比如三角板、红旗、红领巾等)进行观察,随后进入教学;②要求学生动手,在纸上用直尺画下熟悉的三角形物件;③让学生用小剪刀剪下画好的三角形;④用手去摸三角形,感受三角形的边与角;⑤数一数三角形一共有多少个边,多少个角;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指导他们用纸折出三角形,并比一比,看谁折得又快又好,激起他们的竞争心;⑦让学生对三角形的形状进行观察;⑧最后,教师进行小结,并在黑板上板书,告知学生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及三个角围成的图形;⑨结束教学后,为学生布置一定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指导学生开展上述实验操作,可帮助他们在大脑中建立起三角形的具体概念,这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可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4]。
  3.采取多媒体教学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知识教师均可通过设计,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分析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比较分数的大小”等章节。以“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为例,学生虽然在之前已经学过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比较简单的一些应用题,但由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观察力都比较差,无法展开丰富且合理的想象,这势必会对学习造成一定的难度[5]。针对此种情况,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来演示,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将教学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从数形结合上明白题意,形象、生动地理解从一个数里拿走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时,应采用减法进行计算的道理。此外,教师还可通过涂黑色或红色的方式,来表示部分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图,并训练学生看图说话,使其对总量与部分量间的关系有一个直观且形象的领会,为以后的求和、求剩余等应用题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将这一数学思维渗透其中,,在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其抽象思维[6]。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