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201 | 阅读:

  【摘要】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中对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普遍,它集图、文、声、色、像于一体,以超强的表现力,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改变了以往以教师和书本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式。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构建高效课堂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5-0033-02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中对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普遍,它集图、文、声、色、像于一体,以超强的表现力,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改变了以往以教师和书本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式。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构建高效课堂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呢?下面就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激发和情绪的调动,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究状态和氛围之中,高效构建小学数学课堂。
  如:在教学“循环小数”这一课时,我制作了一个色彩鲜艳明、形象逼真的交通信号灯动画课件。课上,先播放动画课件,让学生进行观察,接着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常的十字路口红绿灯情况。学生很快就能说出十字路口红绿灯的出现次序,三个灯总是按照绿、黄、红这样的顺序重复出现的。这时老师就说:“交通信号灯总是按绿、黄、红灯这样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就把它叫循环现象。在数学运算中也会出现此类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研究和学习”。这样的教学导入,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之后,学生对我们常见的一些如包装箱、牙膏盒、火柴盒等规则物体的体积已经完全会用公式进行计算,但对我们生活中的不规则物体,如西红柿、土豆、石块等它们的体积又该怎样计算,学生感到很新奇,也很想尝试。这时,我就引导学生回忆“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乌鸦把小石子放入瓶子中,瓶子中的水就会上升,上升水的体积和小石子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呢?然后课件演示(量杯中的水原来为150ml,放入石块后水为250ml),接着提问:石块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通过观察得出结论:石块的体积就是上升水的体积。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实物演示,既培养了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的能力,又引发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强烈兴趣,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引导探究学习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般都是从问题引发和开始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去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以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学习,从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先分别出示一个长方形(长6分米,宽4分米)和一个正方形(边长5分米)。然后问学生:大家有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大家有的说: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进行比较;有的说:可以拿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去进行度量。在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各种想法和积极思考的精神后,我又向他们提出了新问题:“要想知道我们学校小文化广场的面积、学校操场的占地面积用这种方法能计算出来吗?”学生这时才想到用上面的方法没办法操作,也不符合实际,显然是不行的。“那么,有没有更简洁更好的方法呢?怎么才能求出它们的面积呢?”这时学生都愿意尝试和探究,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
  又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时,我首先课件出示一块直角三角形彩色塑料板(是用三块彩色塑料板拼成的),然后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这个三角形塑料板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度吗?”学生都摇头表示疑惑,但却急于想知道答案。这时我并没有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三角形木板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帮助学生验证一下自己的探究结果。这样的引导,不仅把学生引入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探究的喜悦,,也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
  小學生的认知能力还处于一个低水平阶段,他们的数学思维大多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还没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难题,开发学生的思维,优化教学环节,使学生学得轻松,让教师教得省力。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动画设计了一个长方形;然后,把长方形沿着对角线剪开,就把它分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这时就可以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直角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最后,再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一般三角形,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一般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它们之间进率,我用画图软件制作了一个美观漂亮的钟表和运动按钮,钟表课件上三个指针的运动速度调节到可以让学生看得非常真切,来演示1小时=60分,1分=60秒。在以上两个教学环节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运用多媒体课件,便于学生直观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计算公式,还使课堂教学环节得到了优化,创建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