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154 | 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快速变革,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对刚接受启蒙教育的小学生而言,树立科学健康的心理十分有必要,心理健康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夯实基础、发展未来的积极调节作用。小学语文作为低年段教学中最容易被小学生接受的学科从本质上伴有从课文中渗透的机动性。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管理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健康的心理,树立良好的心态。
  【关键词】小学语文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1-0058-02
  引言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直饱受关注的教育问题,在当今教育“以分为王”环境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急需调整与教育。学习压力大、无法调节自己压力、家庭环境造成的内心问题、学校同学之间的问题等都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通过真实事件案例不难发现,造成严重后果的心理问题通常都被学生隐藏,教师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发现也并未在意。故而通过语文学习在诗词歌赋、名人著作、文学作品中吸取不同的思想道理,大开眼界、开拓思维,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心态和系统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在低年级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在阅读朗读中渗透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正式步入系统学习的第一阶段,教师有义务与责任为学生打好基础,同时从心理健康成长第一步做好积极引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在沟通与交流中为学生排忧解难、倾听包容的方式,而不只是一门理论课程[1]。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重要的环节,不仅强调“读”,更强调“阅”。不论是教学课本中的优秀作品,还是课外图书中的文学著作都蕴含很多人生哲理,蕴藏众多名人对后世的启迪。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我、完善自我,在阅读中感受知识的浩瀚,从而获得人生启迪。同样的,朗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更是打开思想大门的渠道。仅看书只停留在眼睛与大脑,通过阅读和朗读可以更深层次地引起更深切的体会和来自内心的共鸣。例如,在学习《王二小》一课时通过学生朗读将王二小的勇敢和坚强的精神抒发出来,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小学阶段起学习伟大人物的精神,通过名人的精神感召学生,为学生树立坚强和坚韧的心理。
  二、在写作练习中渗透
  对待学生应该因材施教,然而面对教师和学生一对多的现有环境教师更应该注重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方法。如果阅读朗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由内向外的表达,那么在写作练习中的渗透则是内敛的抒发。
  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无法言明内心的感受,学生还很懵懂,并不是很懂得仇恨、刻薄等负面情绪,有可能仅仅是因为单纯的不适应或不喜欢。但由于不懂得梳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从而放任自己的内心随波逐流甚至被有心人利用,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由此可见,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内心,二者相辅相成。“听说读写”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会表达内心真实感受的开始,教师应该通过对学生文字风格的观察,发现学生内心的真实世界。
  三、在交流互动中渗透
  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由多方面因素导致,学生的内心世界无人能懂,内心负面情绪无法排解,内心疑惑困扰积少成多,最终形成心理障碍或者心理不健康等心理问题。教师不仅是教书育人,更应该为学生建立自信勇敢的性格,树立完整健康的人格[2]。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主动弱化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应该主动关心学生,学生因此对教师卸下心防,一些平时无法倾诉的想法也可以向教师言明。例如,在学习《我最好的老师》一课时教师应该主动吐槽自己,并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可以一吐为快。同样在学习经典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家庭的观念,帮助学生建立坚强的性格。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提问学生如何看待小蝌蚪坚持不懈不放弃,最终找到妈妈的事情,如果学生表达出对小蝌蚪的不理解和对妈妈为什么弄丢小蝌蚪的疑问,教师应该着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是否在家庭中的感受,从源头找出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四、在情景教学中渗透
  对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枯燥乏味,偏离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所以,教师应该让学习成为学生热爱并产生浓厚兴趣的本能。例如学生在启蒙阶段学习拼音时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动画生动展示拼音,不仅吸引学生注意力,更能加强记忆并且发挥联想。教师可以在學习《赵州桥》一课时让学生化身工程师,通过自己的想法画出内心的赵州桥,并且向同学们展示和解说。这样加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可以逐步完善内心世界,丰富内心想法。教学方法需要注重技巧性并且帮助学生进行实践,使学生接收知识的同时能够保障接收知识的效果,更要注重教学过程本身的德育取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创新,找到适合学生的授课方式,因为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对心理学习的态度。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需要面对生活压力的考验,学生只有在平时生活中受到了一定的教育并且有所实践,才能在真正遇到压力时不会慌乱了手脚,合理地解决问题,增加自身道德素养。根据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行灵活的教育,在小学每个年级的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理解能力,教师能做的不是一味地去灌输一些思想,找到最合适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关键。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情景式导入引发学生思考,例如:通过讲述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用丰富的情感读出来,其他同学可以感受圆明园的美。学生通过欣赏、朗诵与感悟认识圆明园的经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振兴国家的责任感。这个过程带动学生更好地体会圆明园的变化,那么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也更容易深入人心。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