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环境背景之下,为了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以便于配合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本文进行相关的总结和探究,以期待所得的结果能为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提供科学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 计算能力 培养工作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规划课题:小学生中低年段运算能力培养,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197。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3-0092-02
引言
在日常生活当中处处都离不开计算,计算属于一种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之一。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计算,能够对教学当中的各种运算方式做到灵活的应用,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相关教学方法应适合学生发展的需求。为促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在当前环境之下就要求教师对于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联合应用,这样能发挥良好的教学成果。
1.现如今小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表现
最近这些年分析小学生的相关考卷可以看出,计算的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一般的地区计算比重能占到40%,甚至有超过50%的地区,甚至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有研究统计得出,存在将近8成的学生都会在计算方面或多或少的丢分。在数学试卷的题目当中,因为计算所丢失的分数众多,所以进一步的详细划分也可以得出学生在计算方面所表现出的问题也较多。很多家长和老师在分析相关问题以后认为,导致学生丢分的主要因素是因为马虎,而导致马虎的原因却来自于多个方面,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在综合方面存在能力不足。更有甚者,可能只是在模仿教师计算的方式步骤,根本没有理解其中的算理。学生计算能力的好坏,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存在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也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很多课程的定义概念都需要应用到计算,而对数学的应用题也需要通过计算进行落实,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具有一定的锻炼,这是现如今刻不容缓的一个主要的任务。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团队确立了此次研究课题的内容及方向:小学生中低年段运算能力培养。
2.对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
2.1以组织竞赛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相对较低,所以他们会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合理的进行计算的设计,使得计算课程能够具有灵活生动的情境,并且要符合学生的心境,设计的相关情境具有趣味性,这样能够充分的突出计算的活力。日常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训练,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如“限时口算比赛”、“列竖式计算比赛”、“开火车口算”、“抢答游戏”、“听算练习”、“啄木鸟医生”这样的竞赛和计算游戏,在确保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举例而言,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组别,并且以学生所喜爱的卡通人物进行命名,指导不同小组之间开展相关的数学计算竞赛,在进行比赛的过程当中可以选必答题、抢答题、附加题等相关的题目,通过积分制来评出最终的冠军,对冠军组予以一定的奖励,并且对每个小组进行拍照留念,可以将照片贴在教室的板报上,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趣味性的活动当中感受到来自于计算的乐趣,对提升学生的计算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定期组织口算比赛,调动学生主动练习口算的积极性。
2.2突出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每一个年龄段都存在着各自的性格差异,所以对学生进行口算的要求和基础也存在差异。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主要集中进行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运算,高年级学生在计算要求方面相对较高,可以将一位数乘两位数作为基础训练的方式进行沿用和推广。指导学生进行口算的过程当中要掌握口算的具体步骤。比如在教学一年级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破十法”和“平十法”的算理,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和分步计算的方式,展示“破十”和口算的过程,把具体的操作过程、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叙述的过程和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构模型,理解和掌握“破十法”。在教学运算定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同类型题目计算过程中发现数字的特点,在不同算法中感受运用规律进行计算的优越性,,并举例验证,进而总结运算定律。完整的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让学生深刻的体会数学的简洁性和严谨性。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32×12的计算过程中,使学生在心里默默的計算2×32所得的数据和1×32所得的数据,然后将两个数据进行错位相加,这样就得出百位是0+3,十位是6+2,个位是4+0,结果是384。这种口算训练的方式,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他们的思维计算的能力,还能有助于对学生记忆进行强化,这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抽象思维训练的一种升华,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将其安排在两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利用早读时间或课前5分钟的时间进行相关训练,第2阶段是指导学生在家庭完成相关作业以后进行巩固练习。通过学生长期反复的进行默念训练等,能有效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计算的速度,对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也有能效的加以培养。
2.3针对性的记忆练习
对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而言,学生已经对数字的认识从整数过渡到了分数和小数的行列,在运算的过程当中对不同分母的分数进行加减计算时往往会导致学生存在一定的困惑,学生对于这一类分数进行计算费时费力,而且还不能保证准确性。所以对这一点要进行强化重点教学,通过实际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可以得出,将分数的运算口算放在不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上进行计算,可以有效的、针对性的使学生对相关计算进行更准确的练习。通过不断的进行训练和练习,也不难找出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当中所蕴含的规律,这样就能使学生充分的了解其规律性,也就能自然而然的将计算的题目进行良好的解决。相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高年级学生在计算方面的广泛性更多,面临着的计算也具有全面性的特点。高年级学生所面临的计算问题,可能会频繁的出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计算甚至没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必须依靠学生的特殊记忆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