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767 | 阅读:

  【摘要】按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具有中小学研学教育基本能力人才的目标,结合《中国旅游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区域旅游性强等与研学旅行地理类课程开发密切衔接的特点,探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教学现状,并提出课程整体教学改革设计等合理化改革建议,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研学旅行  中国旅游地理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3-0087-02
  1.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016年,教育部联合交通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中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根据不同学段进行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其中包含地理类研学课程。《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课程内容涉及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区布局等内容。课程知识涉及面广、区域旅游性强的特点与研学旅行地理类课程开发衔接密切。
  1.1研学导师市场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契合
  研学导师是当下研学旅行新业态发展过程中催生的新型职业人员。研学导师既要具备普通导游人员的旅游讲解导览协调等服务能力,又能够为研学对象即广大的中小学生提供一定的研学教学教学实践能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师专业素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从事中小学研学教育基本能力的人才,能够胜任旅游管理与服务工作。由此看来,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旅游人才市场需求有着较高的契合度与粘合度。
  1.2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知识与地理类研学课程的有机结合
  研学旅行活动的诸要素涉及研学活动课程开发、基地建设、线路规划、机制保障、导师培养等方面,其中研学活动课程开发居于首核地位,是达成核心素养培养和高质量研学旅行目标的重要保障。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课程涉及到的历史、地理、民俗、建筑等多方面知识点,符合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中地理类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持续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实现学科的跨界融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2.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现状
  2.1现行教材内容繁杂,知识点重复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材繁多,但内容较为繁杂,大多侧重于对旅游类方面的知识点,且与旅游专业其他课程如:《旅游概论》、《旅游文化》、《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等课程中的章节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合,影响课程教学效果。
  2.2实践教学过程欠缺
  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内容涉及地理、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的资源知识。仅凭课堂视频、图像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对实际旅游资源的感知和理解,需要一定课时数的野外实践考察及参与旅游企业工作过程实践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直观感受。这一实践教学环节但往往由于时间、经费、及校企合作不够密切等问题被忽略或未执行。课程结束后,不少学生表示对于本课程的学习感觉比较枯燥,加之大部分是对其他课程重复知识点的记忆,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历史、地理、文化性的知识,尤其对于知识点的整合及衔接反而不能完全理解、掌握和运用,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3专业授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游管理专业的教师,特别是教授《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目前不少旅游专业的教师大多存在以下问题:①授课教师相对年轻,教学(包括實践教学)、科研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承担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教学任务。②部分教师为非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其实践教学能力与专业实践教学任务要求之间有较大的差距。③教师基本上没有旅游企业工作的经历,不了解当今旅游企业相关工作流程,实践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2.4考核方式单一化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结束后,需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固定的试题类型完成试卷,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期末总成绩由一小部分平时成绩和大比例的试卷成绩构成。考核方式过于程式化,无法真正检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活学活用与实际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设计脱节。
  3.改进建议
  3.1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体系
  研学旅行基地资源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实化、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资源利用方面,充分利用研学旅行基地资源充实教学素材,结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材理论知识来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而为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及设计奠定基础。在教学内容设置上,避免与其他课程知识点的重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优化教学体系。在教学手段上应充分利用便捷的多媒体信息化网络平台,建立网络课程,运用便捷可操作性强的模拟教学软件,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兴趣性,创造一个现代化、多元化、专业化的课程体系。
  3.2 《中国旅游地理》整体教学优化设计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与服务教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经过上述课程资源整合,本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学习,完成能力训练项目,使学生掌握分析旅游目的地资源的方法,能够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做到对我国各类旅游资源的识别和赏析,学会对旅游资源的讲解。在总目标下涵盖三个子目标,分别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完成本课程的能力训练项目,应具备以下能力:学会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且能够对各类型进行举例;学会读图分析,熟练地进行填土绘图;能够运用地理学的思维和方法解释旅游资源的形成和空间分布;能够对旅游资源进行赏析和讲解。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知识目标: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掌握旅游区划方案及各大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熟悉各旅游区及旅游目的地景点。本课程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素养,本课程完成后,学生应达到的素质目标有:通过感受祖国历史的悠久、山河的壮丽,培养职业认同感;初步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主动适应团队工作的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以上学习教学目标,《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整体内容设计为4个大模块,7个子模块,分类如下:旅游地理概述模块(共2学时)、旅游资源模块(包含认识旅游资源、旅游交通和线路设计,2个子模块,共12学时)、区域认知模块(读行天下、图说天下、自游自在,3个子模块,共30学时)、职业能力提升模块(认识我国特殊地貌等,2个子模块,共4学时)。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