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308 | 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正是由于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更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具备不同知识类型的联系能力和在经过分析和研究后的综合讲解能力。对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师来讲,要想从事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素养,并且能够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进行应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师科学素养  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3-0001-02
  引言:
  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学科教育素养直接关系到一门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小学科学课程属于具有定性的综合性特征的学科类型,,在实际教学中不仅教师要注意教学组织方法的多元性,还应当重视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科学素养对于小学科学教师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学要求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阶段,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撑现代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科学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課程,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也就显得更为重要。虽然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并没有深层次的教学内容拓展,但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意识并形成对于科学课程的认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非常重要的引导和教育的作用。另外,科学课程的教育,也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教师方面具备过硬的学科教育素质是进一步保障课程教学过程顺利开展的条件。
  (二)优化教师的教学组织思路与方法
  教师的教学组织思路与方法,需要结合具体的学科类型进行优化和完善。教师在具备了基本的科学课程教学素养后,就能够结合具体要素的内容,在教学组织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和调节,从而确保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将各个要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在保障基本的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创新,这对于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2]。
  (三)助力科学素养的普及提升
  科学素养虽然在本文的讨论中主要是以小学科学教学的角度提出的,但从宏观上来讲,科学素养是一种需要在全民范围内进行普及的需要提升项目。小学阶段作为教育开展的启蒙阶段,虽然内容层次相对比较基础,但对于科学素养的养成和普及却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二、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结构具体分析
  要想了解科学教师的素养培养内容结构,首先应当对这一词汇的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随后再进一步进入到有关概念的学习和了解的阶段。下文分别从基本概念和具体要素结构的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一)基本概念
  小学科学课程的素养,是作为一个外来词汇首次提出的。虽然从基本的联系和结构关系上来讲,科学这一词汇与素养这一词汇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这种提法最初是作为一种倡导和预期需求提出的[3]。是倡导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一种追求和热爱,或者说是对科学精神的一种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但如果从规范的基本概念的角度对这一词汇的内涵进行界定,是不存在一个普遍能够适用的概念描述方式的。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科学素养概念的模糊性,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这也体现出了科学素养的发散性和综合性特点。这种特点也是科学素养在现代社会中需要提升和普及的重要意义。
  (二)结构要素
  1.情感要素
  所谓的情感,是指人们对于事物的一种心理层面的感知和体验过程,是偏向于情绪的一种情感类型。具体到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上来讲,意味着其情感表达和释放的对象是科学。具体的来说,情感类型包括了正面的有兴趣、产生探索欲和好奇心等。负面的包括了对于科学知识没有很高的兴趣,或者对科学知识有不准确的片面认知。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科学课程的教育虽然也包括一部分理论知识的内容,但最为关键的教学方法是针对一个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和学习空间,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探索学习,从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的情感体验能力有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对于与课程教学有关的内容保持足够的兴趣[4]。第二,从自身出发,以具有丰富性和趣味性的体验为目标进行课程教学的组织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也要从个人感受和体验出发,切身感受到实验和教学内容设计的趣味性。第三,对于科学课程内容中的现象和规律能够有发现其对称统一的美感的能力。另外,对于科学课程内容中简洁的表达背后深刻的含义也要求体会和理解的能力[5]。第四,从课程教学的承担者的角色角度上来说,教师应当认识到个人的课程教学过程所承担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使命。第五,在个人的业余爱好方面,也愿意从主观上接触和学习一些与科学项目有关的内容,并且有一定的研究学习经验。
  2.态度要素
  所谓的态度,实际上就是人们对于一个事物有了基础的认知轮廓后所表现出的一种思想感情上的倾向。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其应当注重的态度要素从实际教学开展的角度出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科学这门学科和相关的知识要有积极关注的敏感度,并且在遇到科学问题时,教师自身首先要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研究和探索解决具体的科学问题。第二,要能够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积极带动学生参与多种类型的科学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应当在态度认知上对科学的内容和研究的主题表示尊重,并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面对科学知识,做好知识讲解中的筛选和规划。第四,应当注重科学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明确理论与实践在科学课程的研究和学习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合理选择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内容讲解的方法和路径[6]。第五,这一点是与实践能力相对应的一种认知态度,即要求教师认识到即便对于科学的探索需要实践的支持,但实践能力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具有局限性的,且科学这门学科也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的。第六,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只有在协调共生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和发展。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