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115 | 阅读:

作者:邓转明
  【摘要】以课前预习为基石,以课中探究舞台,以课后拓展为保障,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卓有成效地建构高效课堂。而为了辅助学生做实课前预习、做细课中探究以及做广课后拓展,教师不妨可以巧妙地利用课后练习,以课后练习为“脚手架”,建构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下面笔者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浅显论述小学语文教师巧妙利用课后练习建构高效课堂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课后练习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脚手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4-0057-02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既离不开扎实的课前预习,也离不开细致的课中探究,更离不开广阔的课后拓展。课前预习是建构高效课堂的基石,课中探究是建构高效课堂的舞台,课后拓展是建构高效课堂的保障。[1]正因为如此,为了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辅助学生做实课前预习、做细课中探究以及做广课后拓展。
  聚焦小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在每篇课文的后面,都有一些教材编写者精心设计的课后练习。这些课后练习都是教材编写者根据教学大纲、围绕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学情,精心设计的。事实上,这些形式多元、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课后练习,既是编者与学生进行对话的媒介,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媒介等。正因为如此,这些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课后练习在提升学生课文学习效益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这些课后练习为辅助,学生不仅可以做实课前预习,还可以做细课中探究,也可以做广课后拓展。下面笔者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浅显论述教师让学生以课后练习为“脚手架”,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以课后练习为“脚手架”,辅助学生做实课前预习
  归因于小学生有限的认知能力,所以他们在课前预习时,总是会觉得无从下手、无所事事。[2]换言之,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预习什么?”以及“怎样预习?”等。巧妙地利用课后练习,学生就可以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实现卓有成效。对于教师而言,一定要在课前对这些课后练习做深入细致地分析。通过分析,教师就会发现,尽管有些题目是课后练习,但是,却非常适合学生在课前完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相比于在课后做这些练习而言,让学生在课前做这些练习更有价值。
  有鉴于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每一道课后练习题,并从中精挑细选一些适合用于辅助学生做实课前预习的题目。之后,教师就可以将这些课后练习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事实上,学生以这些课后练习题目为“脚手架”进行课前预习,不仅能够明确课前预习的方向,还能够降低课前预习的难度。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掌握各种有效的预习方法等。
  以下是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桃花心木》这篇课文的一道课后练习题目:朗读课文,说一说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围绕这道课后练习题目,教师可以布置这样一道预习作业,即让学生扫清生字词障碍,大声朗读课文,并认真做答课后练习一。很明显,相比于教师简单布置让学生自学生字词、朗读课文的预习作业而言,借助于课后练习的预习作业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学生在完成这道课后练习的过程中,会由“浅表化”阅读转向“深层次”阅读。大部分学生在只阅读一遍课文前提下,是很难准确解答这道课后题目的。为了准确解答这道课后题目,学生必须要运用跳读、寻读等方式反复不断地研读课文。如此以来,学生就会顺其自然地将课文读通、读顺、读懂等,课前预习工作也就做到了实处。
  再以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这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的第一题内容如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倘若教师将这道课后练习题目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脚手架”,那么,学生不仅能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主旨大意,还能够真切地感受这篇课文的思想情感。具体如下,在围绕这道课后练习题目开展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學生就会逐一勾画圈点作者访问了山中的哪些“朋友”。不仅如此,学生还会在反复不断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作者以“山中访友”为文题的根本原因。可以想象,如果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不考虑这道课后练习,那么,他们最多只能将文章读熟,但,不见得能够将文章读懂,更不可能将文章读透。然而,以这道课后练习题目为“脚手架”,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读熟、读懂,甚至读透这篇课文。与此同时,在这些课后练习题目,在这些“脚手架”的辅助作用下,学生也会逐渐形成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后练习课前做,,貌似违背学习规律,实则不然。以课后练习为“脚手架”,能够辅助学生做实课前预习,据此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课后练习为“脚手架”,辅助学生做细课中探究
  课堂教学重点的夯实也好,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也罢,都离不开细致入微的课中探究活动。[3]在小学语文课中探究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与辅助不可或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离开了教师的指导与辅助,学生在课中探究过程中难免就会出现偏离方向、停滞不前的现象。教师的指导,就好比是“四两拨千斤”,能够辅助学生有效地解决课中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显著提升学生课中探究的实效性等。那么,教师如何更为有效的指导学生在课中探究呢?窃以为,教师与其绞尽脑汁寻找各种课中探究突破口,不如就在课后练习上巧做文章,将一些课后练习作为引领学生课中探究的突破口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课后练习是教材编写者组织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佳切入点。以此为突破口,学生自然也就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理解文本内容,做实课中探究活动。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