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422 | 阅读:

作者:曾维涛
  【摘要】纪检监察证据是正确认定违纪案件事实的根据,使用证据定案时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必须尊重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经查证属实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使用间接证据定案时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
  【关键词】纪检监察  证据  使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006-02
  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唯一依据。案件事实的认定必须建立在确实充分的证据基础之上,而不是仅凭一些真假难辨、似是而非的证据,或根据办案人员的主观推测来定案。使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是纪检监察办案人员借助证据,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辨证过程,也是用已知的证据事实推知未知的案件事实的逻辑思维过程。为保证使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结论的正确性,使用证据必须做到四个“必须”。
  一、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
  证据的使用,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及其办案人员在证据收集、鉴别的基础上,使用证据查明、证明、认定案件事实的活动。根据有关规定,使用证据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不得带框框、主观臆断、偏听偏信。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核心,也是使用证据必须坚持的指导原则。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必须注意防止三种倾向:要防止主观性。主观性的主要表现就是先入为主,用先入之见取舍证据材料,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用“合理想象”排除矛盾或其他可能性。这种先入为主,主观臆断的思维方式,往往导致错案的发生。纪检办案人员在使用证据时,必须注意防止和克服主观性,坚持客观地看问题,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努力使自己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要防止片面性。有的纪检办案人员在使用证据时,喜欢只注重有错证据,不注重无错证据;只注重本证,不注重反证;只注重一方面的证据,不注重另一方面的证据,这些都是片面性的表现。纪检办案人员运用证据定案时,要全面地看问题,认真听取知情人、受侵害人、被调查人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各种意见,把案件事实建立在扎实可靠的基础上,要防止表面性。现实中的案件是极其复杂的,面对复杂的案情和大量的证据,办案人员要防止自己的認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要从研究大量的证据材料入手,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索,透过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发现其内部的本质联系,透过各种假象看清其真相,从中引出正确的案件事实结论。
  二、必须尊重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纪检办案人员使用证据定案时,必须尊重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反映案件的事实真相。证据事实本身是什么,就是什么;证据能够证明什么,就证明什么;既不夸大什么,也不缩小什么;既不隐瞒什么,也不捏造什么,完全忠实于证据事实和案件事实。这是使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必须遵守的一条重要原则。
  一是要切实遵守证据使用中的法规要求和重视借鉴前人的经验总结。根据有关规定和实践经验:只有被调查人的交代,而无其他证据或无法查证的,不能认定被调查人违纪;被调查人拒不承认而证据确凿、充分的,可以认定被调查人违纪。认定主要错误事实所依据的证据之间有矛盾,这些矛盾不能被排除或得不到合理解释,不得认定被调查人有错。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结论不具有排他性,不能认定被调查人有错。孤证不能定案。对不影响案件基本事实、基本证据的存疑之处不予认定。
  二是要敢于如实反映案件的客观事实。纪检监察案件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往往涉及党政机关的重要领导,这些难免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干涉,有时甚至是来自办案人员的上级部门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办案人员更要坚持原则做到:不见风使舵,不左右摇摆。顺应别有用心的集团或个人的政治需要,歪曲事实,陷害无辜,包庇真正的违纪违法者。不畏权势,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在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不论违纪违法者职位有多高,资历有多深,贡献有多大,都要根据证据做出准确的认定,坚持处理。不屈从于外界压力,不凭“长官意志”办案。不搞“错疑从有”,不办“人情案”。不拔高“上纲”;公正无私,刚正不阿。
  三是要敢于承认并纠正在使用证据方面存在的错误或偏差。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发生某些差错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办案人员一旦发现自己使用证据有偏差,认定的事实有错误,要敢于承认并纠正,不能碍于脸面,将错就错,既要对被调查人负责,又要对被侵害人负责,更要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
  三、必须经查证属实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根据规定认定案件事实,证据必须确凿。这就是说,一切证据只有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任何未经审查、来源不清、真伪不明的证据,都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只有证据确凿无疑,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才能对案情作出正确的结论。如果使用没有经过严格鉴别,真实性没有得到确认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或者是证据之间的矛盾难以排除,无法对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结论,致使案件久拖不决;或者是办案人员轻信不真实的证据,对案件事实作出错误的结论,造成错案。因此,一切证据都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是使用证据定案的前提条件,也是使用证据定案时必须遵守的一条重要原则。
  经查证属实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所有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必须经查证属实,二是经查证属实的所有证据都必须作为定案的根据,不得任意取舍。由于党纪政纪案件的处理必须履行一定的审批程序,因此有关证据材料经常需要由下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报送,或由检查部门向审理部门移送。这就在客观上为任意取舍证据提供了可能。针对这种情况,证据经过鉴别,其真实性得到确认后,即成为有效证据,任何人无权涂改或弃毁,有关党组织在移送证据时,不得任意取舍。特别不得舍弃那些经过鉴别证明受审查党员无错的证据。纪检办案人员在使用证据过程中,必须确立“有效证据”的概念,确保所有有效证据都能进入使用领域,作为定案的依据。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