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8689 | 阅读:

作者:黄素梅
  【摘要】教学精彩的追求,最终目标是为了追求有效、高效的教与学。应用教学智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充满活力课堂中,做到有效、高效的教学。
  【关键词】新理念  有效教学  教学艺术  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128-02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不仅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使数学课堂教学一反以往的单调、枯燥、乏味,变得热闹、生动、有趣。不过,纵观目前的课堂状况,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数学课堂上热闹非凡,但只是流于形式。我们追求教学精彩,最终目标是为了追求有效、高效的教与学。下面就如何做到有效、高效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有效的情境创设,应该置身其中,不要哗众取宠
  创设情境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并为教师们所广泛采用,甚至有时候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展开的。如何创设情境、创设怎样的情境已成为一个研究性课题。有效的情境创设要注重真实性、数学性、问题性,切不可随心所欲,导致事倍功半。
  我在教学中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案例1】
  我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我设计了“送信”情境,给每位学生发一张 “8的乘法算式”的卡片,让学生们往相应得数的信箱投递。我创设这样的情境,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整个活动的过程,但由于动静太大,耗费过多的时间。而且有些调皮的学生在其他人投递的过程中搞“恶作剧”,偷偷伸出脚把“投递员”绊倒,引起全班哄堂大笑,也没有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思维。
  后来我在平行班上课的时候换了一种方式,让他们自由练习,形式是对口令,这样既节约了时间,而且练习的面增大了。虽然有点机械,但学生的兴致也很高,达到了效果。
  有效的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同身受,从而“触景生思”。如果过分追求情境化,脱离了实际,哗众取宠,必然会适得其反。
  二、有效的小组合作,应当注重实效,不该流于形式
  新的课程理念下,小组合作已深入人心,小组合作学习已是一种常用形式。但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存在不少误区,一些教师以为课堂热闹了,有学生合作、讨论,就是体现了新理念。
  【案例2】
  我听过一节“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师在教学时, 6个人一组合作数出100根小棒后,小家伙们也积极地动手数起来,叽叽喳喳地窃窃私语,看起来热闹非凡,制造出一个有模有样的讨论气氛。可是让每个小组代表汇报自己小组数了多少根小棒,都是怎么数的。学生花很多时间都是在汇报自己是1根1根地数、2根2根地数、5根5根地数……然后教师发现时间不够了就匆忙结束合作学习,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课堂没有让学生体会数数是根据十进制计数法,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只是从形式上接受新的理念,合作只是一种装饰而已,只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合作学习的真正效果。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在改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向学生说清楚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真正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三、有效的多媒體应用,应当讲究适当,不要过于滥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的课堂,多媒体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要讲究适当,适当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可以把一些难懂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而形象,反之,会干扰学生的思维,让老师成为机械的操作者。
  【案例3】
  曾观摩过某教师二年级的“统计”课堂的场景:屏幕上呈现出两条互相交错的马路,马路中央立着闪烁的红绿灯,以及在红绿灯下穿梭的各型各色的车,还配有音效,汽车鸣叫声,刹车声……。这位教师在教学中,本想把学生的兴奋点集中在:让生体会到小组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以及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是个简单有效的统计方法。但学生却陶醉在欣赏和聆听之中,导致对收集到的数据发生分歧,有的说小轿车25辆,有的说小轿车有31辆,最后还得把课件倒腾回去,重新看。无疑这样的课件设计是失败的,这样的教学效果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这个案例证实了无论教育的手段多么先进,其作用都是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如果画面过于丰富,色彩过于绚丽,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体现学生主体、老师的主导作用,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有效的表扬批评,应当讲究艺术,不可随意滥用
  作为教学手段的课堂评价,是一门考验教师素质的艺术。课堂评价中要学会表扬与批评并存,适度有序。通过表扬,肯定成绩,激励学生;通过批评,正视错误,努力改正。具体的做法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可表达为:表扬——批评——鼓励,对学生要有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现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你真棒!”“你说得真好!”,显然这样的评价语言缺乏针对性、准确性,放在任何一个说得好的学生上都是可行的。因此,表扬与批评,不可滥用,要讲究它的艺术性,区分具体的场合和时间,达到较好的激励效果。
  【案例4】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节课带来了什么?
  生(齐,兴奋地):小金星!
  师:谁在课堂上表现出色,老师就会把小金星奖给他,好不好?
  生(齐,兴奋地):小金星!
  随后,小金星争夺战正式打响,教师不停地把小金星贴在学生的额头上。个别学生的额头已经是金光闪闪了,而更多的学生为了得到星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假思索,就一味地抢答。
  【案例5】
  这是一节二年级的数学课。课的内容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练习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妈妈买了一些果冻,给小兰和他的两个同学每人7个,还剩2个,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果冻?学生很活跃,坐在教室角落里的一位男同学也怯怯地举起手来,这位老师让他回答了:7+2……没等说完,旁边的几位同学就大声叫着,“错了,错了,哈哈,这样的题目都不会做”,这位同学顿时感到无地自容。
  老师制止了学生的嘲笑,目光柔和的看着他说:“这道题怎么能难得倒他呢!他还没说完呢,我相信他有这个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这两个案例都是表扬,案例4中,学生表面上是极为投入,“小金星”的使用好像是收到了效果。当学生初得到小金星时是何等的激动,但随着“小金星”的满天飞,当表扬或激励成为廉价的“奖品”时,学生也许再也不会为之激励,为之自豪。案例5中,教师对学生错误的答案并不是马上否定,而是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准确的观察,并在客观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从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表扬才是有效的。
  课程改革让数学课堂翻开了新的一页。在注重课堂有效教学的今天,也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被喻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们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恰当处理好各种矛盾,应用教学智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充满活力课堂中,做到有效、高效地教学。
  作者简介:
  黄素梅(1969.8-),女,,福建莆田人,系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拱辰中心小学数学教导,从教30年一直在教育第一线,对数学科教学有深层研究,课堂教学效果高,教学风格深得学生喜爱、同行认可、领导赏识。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