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6984 | 阅读:

作者:许丹丹 卢珍
  【摘要】相对于一般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更加具有技术性与实践性,致力于为社会供给所需的高质量技术型人才。本文将讨论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必要性,提出结合实践活动、转变教育观念、弘扬工匠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等融合策略,致力于加快高职思想教育效率,推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069-02
  引言
  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毕业就会面临就业,所以其自身常感到较大职业压力,将工匠精神融合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形成。把匠人独有的“专”、“敬”、“精”精神融合在课堂教育中,为日后走入社会,高效就业夯实基础。
  一、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各行各业都开始重视人员队伍的职业精神。无论在什么岗位或职业上,人员都需要清楚认识到自身职责与义务,具备充分的敬业精神,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克服艰苦条件,发挥出自身最大价值,无私奉献,在工作中秉承良好工作态度,严于律己。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出技术人才的重要组织,在平时开展教学活动时,主要会从专业技能教学与职业精神培养两方面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全方位成长可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其中融合工匠精神有利于学生塑造爱岗敬业习惯。从市场人才供需关系来看,技术型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人才综合组织决定了我国制造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因此为了满足新时期需求,我国政府也开始重视职业学校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在工匠精神的带领下,学生能够对技术操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感知党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理论,树立远大目标,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1]。
  二、工匠精神与思想教育结合的策略
  (一)结合实践活动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比较依赖于课堂教学,课程安排多是学术知识讲解,比较缺少实践操作环节。高职院校特点就是培养技术性人才,因此在思想教育上也需要结合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了解工匠精神。例如: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一些业内专业人士进入学校讲座、宣传,以生动直观的案例来引起学生对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视。另外,在课后也可以积极组织个人实践技能竞赛,以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激发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
  (二)转变教育观念
  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对专业技能进行引导,缺少对职业素养的引导,在培养个人良好思想意识与学习习惯上也存在一定缺失。这种保守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形式,如果长期沿用这种教学手段,会造成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差、岗位适应能力弱等情况,以此同时不利于其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个人价值。为改变这种教育模式,就需要教师积极引进工匠精神,在平时注重对创新教育理念的学习,例如:在网络平台上获取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通过课后学习、师生交流的方式丰满自身知识储备量,提升自我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教育能力与业务水平。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与指路人,所以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精神,热衷于终身学习的态度,让教育手段、理念跟得上新时期发展的步伐。
  (三)建设校园文化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经指出,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可起到重要作用。如果说课堂是显性教育,那么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就是通过隐性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想要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化工匠精神,就不仅仅需要教师做好第一课堂的教学工作,同时还要将工匠精神延伸到校园环境当中[2]。校园文化建设指代所有除课堂以外的教育活动,例如:社会调查活动、校园竞赛、班级活动、企业参观等等。为了更好的贯彻匠人精神,教育工作者要定期开展一些有意义、有实用的课外活动,保证学生在其中的参与度,让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不断深化到各个细节当中。例如:可开展一些有关就业、创新、成长主题的辩论赛,积极鼓励学生加入当中,以趣味性的方式丰富学生课后生活,深化工匠精神对个人的影响力,让校园环境中贯彻工匠文化,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职业素养。
  (四)完善评价制度
  教学评价是对一个人学习成果的考核与总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评价结果来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树立后续教学目标。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评价制度往往存在“表面化”、“单一化”等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在评价时,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卷面成绩,而是要从个人专业技能、知识理论、实践效率等多方面出发,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对个人技能给出充分、全面、完整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自信心[3]。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发展速度较快,,为保证社会生产制造行业顺利开展,就需要一线技术人才具备合格的职业素养与过硬的专业技能。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组织,需要明确自身职责与义务,不能仅仅关注专业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融合匠人精神,树立学生良好职业道德习惯,增强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莫俊峰.试论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德育价值——基于高职德育的视角[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8(06):63-67.
  [2]張鑫.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智库时代,2019(16):95+98.
  [3]王恒斌.浅谈职业教育培育弘扬“工匠精神”的两个维度[J].大庆社会科学,2019(02):123-124.
  作者简介:
  许丹丹(1982.4-),女,湖北钟祥人,汉族,本科学历,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卢珍(1981.9-),女,湖北随州人,汉族,本科学历,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