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10195 | 阅读:

作者:郑晓琼 张雅林
  【摘要】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高校坚持立德树人中心环节,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以上海海洋大学资助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例,完善和深化实践“三聚焦三机制”育人新格局,深挖资助育人内涵、增强资助育人效果,探索资助育人有效途径。
  【关键词】主题活动  资助育人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003-02
  一、资助育人工作概况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一直以来,上海海洋大学坚持立德树人中心环节,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秉承“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完善和深化实践“三聚焦三机制”育人新格局。
  学校历来重视资助育人工作,坚持育人导向,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资助育人功能发挥,建立多维资助育人体系,做细做实学生资助工作,着力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品质。学校力求做到精准资助,同时提高资助育人水平,在“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基础上,向着“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终身发展”的方向努力。做到让资助政策真正切实惠及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和关怀。
   学生资助工作要求结合日常事务开展感恩、励志、诚信主题教育,如何把这些主题教育进行系统设计、规划,使主题教育更具思想性,始终是我们探索的方向。
  二、资助育人工作探索
   上海海洋大学构筑全过程(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立体式(面上覆盖与重点关注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物质帮助精神帮扶相结合)的资助育人框架,不断加强和深化主题教育,拓展主题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做好学生价值引领工作。
  学校通过树立“立德树人”理念,严守“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底线,依托“易班”平台建立信息化系统和沟通交流平台,建设好“学生资助工作专职队伍”,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化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结合感恩教育开展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春节联谊会等帮困助学活动;结合优良学风建设和励志教育,开展五四精神、毕业季、迎新季、奖学金颁奖等四大主题系列活动;结合操行评定,开展奖助学金评审工作;结合日常行为规范开展困难生认定工作;结合勤奋敬业精神,以演讲赛为形式,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等。
  新生入校时,准备了内容丰富、组合灵活的“梦想加油包”。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提供免费借用教材;赠送资助典型成效案例集;提供免费生活卧具等;结合实际困难发放新生生活补贴;毕业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启动“聚焦需求·助力就业” “就业助力营”活动,不断完善帮扶机制,助力学生顺利就业,尤其是“零就业”家庭的困难生。
  三、资助育人工作实践
   资助是手段,根本在育人。学校在资助育人的具体实践中主动策划、积极探索、扎实落地,力求提高资助育人效果。
  深度设计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奖学金评颁主题活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举行颁奖大会,一方面肯定获奖同学们的优异表现,树典型、引风尚,是荣誉也是责任;另一方面激励广大同学向优秀学生学习,切磋互勉,学术勤研,在全校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学习研究良好氛围。上海海洋大学正在推进“双一流”要求下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这离不开每位师生的努力,希望海大学子要敢有梦、敢追梦、敢圆梦;让勤学苦练成为海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助推器”,让创新创造成为海大学生成就事业的“新引擎”,让勤朴忠实成为海大学生砥砺奋斗的“原动力”;希望同学们以一流的奋斗目标、一流的精神面貌要求自己,坚定理想、执着追求,笃志勤学、创新发展,努力为祖国贡献力量。
  积极探索主题实践活动。依托学生勤工助学管理中心联合片区高校举行“逐梦杯”临港五校演讲比赛策划,以“激昂青春志,共筑中国梦;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担当”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希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大学生的担当精神,承担起“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展示当代大学生风采,丰富校园文化。自2017年起学生勤工助学管理中心成员自发组成迎新服务队——“校园迎新路,勤管伴你行”,2018年31名成员热情微笑、耐心讲解、细致引导,努力做到周到、规范、有序,共接受新生及家长咨询220多次,拉着自备小推车穿梭在校园里,共运送本科、研究生新生行李110余次,充分展現了我校学生的良好风貌,赢得了新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组织开展勤工助学培训,主题有感恩教育、情绪管理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告诉同学们如何学会感恩、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自强不息,以坚强的毅力,更快乐的成长,更有意义的学习、生活。
  充分发挥仪式教育作用。新生“鉴往知来看上海”主题体验活动以“历史·城市”为主题,学校精心设计了四行仓库、滨江大道、金茂大厦体验学习路线,旨在让新入学的大学生们了解上海对于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意义,同时通过体验学习,也让同学们感受现代城市发展的脉搏与节奏,融入和适应上海的城市生活。在四行仓库同学们认真地看、认真地听、认真地摄影留存,厚重的历史烽火扑面而来。华夏千年承先烈,八百壮士耀日月。缅怀先烈,激励后世。以史为鉴,共祈和平。新生“鉴往知来看上海”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上海的历史,融入和适应上海的生活,让同学们充分体会到了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爱;通过体验学习,让同学们感受了上海精神和上海速度,这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脉搏与节奏;同时从入校之初,就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上海、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浓厚感情。
  努力整合内外资源平台。借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银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宣传暨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实施十周年主题征文活动以及上海市各类主题活动平台,结合学校资助工作的安排,学校积极认真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发动,各学院通过辅导员、学院网、易班网、QQ群等多种方式广泛发动和宣传,积极引导鼓励在校师生参与活动,得到广大同学们的积极投稿和响应,体现了学校在全面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及实施成效,展现了广大学生资助工作者良好精神风貌和广大学生奋发自强、立志成才、感恩奉献的优秀风采。海洋科学学院学生作品《国家助学,助我圆梦》荣获主题征文三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学生作品《诚信是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获得了上海市“让诚信助飞青春的梦想”学生资助诚信宣传画比赛二等奖;爱恩学院学生征文《追青春之梦想,感奋发之伟力》获得了上海高校“青春助我圆梦”主题征文比赛三等奖。
  四、资助育人工作思考
  对高校青年学生的资助重点是“扶志”和“扶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100周年讲话中要求,激励青年学生靠“永久奋斗”“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的过程中,改变自身处境、改变世界、创造未来。实际操作中:
  1.注重开发教育性强的资助项目。组织开展“国家奖学金学生”学习分享报告、励志学生征文活动等。
  2.关注精准资助学生的发展。跟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毕业后的成长,着力收集、积累资助典型成效案例。
  3.充分发挥校院二级组织作用,增强主题活动设计,营造资助育人氛围、增强资助育人效果。
  上海海洋大学努力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学生资助体系,依托信息化平台不断创新资助工作模式,努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宣传、弘扬、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培养出一代代海洋学子钻研学业,心系国家,着眼未来,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希望,志存高远、诚实守信、砥砺前行,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学生资助育人、主题活动开展,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简介:
  郑晓琼(1979.9-),女,汉族,福建屏南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教研究。
  张雅林(1978.2-),男,汉族,河北涿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政治教育。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