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097 | 阅读:

作者:林旭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作文教学。同时,写作也是一项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作文教学认识不到位,进行教學和训练过于随意和无序,学生缺乏写作兴趣,观察分析能力低下,写作能力较差。新课程标准提出应注重学生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的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 2018年度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教育科学类(项目编号:2018GXJK109)的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075-02
  一、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今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很多做法恰恰与新课标指导精神背道而驰。这些现象凸显出的问题不少,本文试从未能明确学习主体、缺乏系统的教学策略以及缺少教与学互相鼓励等方面分析问题所在:
  (一)教师主导课堂,学生缺乏兴趣体验,知识未能有效转化为能力。
  2013年高考作文广东卷考的是关于“捐助”的材料作文,我在考前一次作文训练中,刚好进行了一次关于陈光标和杨国强高调捐助和低调捐助方式差异比较评析的作文训练,这本来已经和高考作文在主话题上很接近了,考试出来好多学生很兴奋,但也有学生跑过来讲他不知道怎么写这篇作文,,写偏题了,其中还不乏个别成绩不错的学生。当时我感觉很惊讶,甚至有点生气,原本已经分析得很透彻的一个题目,怎么还写跑题了,但后来我细究了个中原因,就在于这些认识、这些知识仅是我的一己之见,并没有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和写作能力。教师本位的教学形式,仅把学生当作受众,老师讲什么,要求学生听什么,老师写什么,要求学生记什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本没有被激发起来;课堂上老师讲的、分析的,不管怎样清楚明白、怎样透彻到位,那都只是老师的认识与分析,学生并没有真正按照老师的思维去思考。
  (二)缺乏序列化训练,没有因人施教,教学效益低下。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课堂作文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常常缺乏系统设计,教学杂乱而随意。我们常常忽视一些问题:如何做好初高中作文教学的衔接?如何引导学生做到规范文体写作?如何培养学生深刻、个性的思维能力?很多时候,高中语文老师容易被高考信息牵着走,盲目追随所谓的高考信息,作文训练或随意或跳跃。这种训练方式,令学生无所适从:议论文该怎么写?题目该怎么审?没有相关资料储备怎么办?语言繁复、思路混乱、观点肤浅怎么办?于是,有的学生写出的文章不像议论文,不像记叙文,也不是夹叙夹议文,更不是散文,成了“四不像”的玩意儿。
  同时,过分强调“文必成章”这一传统标准,每次作文训练都要完整成篇写作。我认为,这种训练方式不仅没有必要,也根本不可能完全做到。写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篇完整的800字作文,也必须经历由“句子”组织为“段落”,再由“段落”组合为“篇章”的过程。无视作文题材以及学生写作水平的差异,只是简单地把文题抛给学生,就要求学生写出完整的作文,这种做法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又怎么能怪学生无法完成任务呢?并且这种教学方式无法顾及到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忽视了“因生施教”的教育原则,自然也就无法实现写作上的培优扶差,更不用说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二、因人施教,激发兴趣,有序训练,提高作文课堂效益。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写作欲望”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我觉得教师要明确每次作文课的教学目的,重视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向课堂要效益。在课堂教学上我是这样做的: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写作的源动力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
  “在教学中要做到:他所知道的东西,不是由于你的告诉,而是由于他自己的理解;不要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是要由他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
  推及到作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就必须改变“填鸭式”教学的现状,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学生思考探索为主,教师引导鼓励为辅,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作文是学生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主表达。在作文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指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尊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学生主体人格。因此,无论是系统的作文教学策略还是具体的作文训练方案,都应该兼顾学生自主学习需求和现实需求,从学生个体实际情况出发。此外,我们也应把自己的主导性地位落实到实际作文教学中,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只能够为学生提供信息、引导方向,做一个客观的评价者,而不能替代学生去分析信息、制定方向,代替他们做结论的审定者。
  我认为我们的教学设计中,着力点应当是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自主分析,教给他们“怎样学习”的方法,而不是考虑如何把材料分析得明白透彻——让每个学生都能听得懂是课堂的基本要求,但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听得懂远远不够。一个有效的作文教学过程更需要我们精心设计的是引导环节,如何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讨论、评述、分析等各种方式深化对材料的理解,找出材料的关键所在,明确立意的方向,寻找合适的布局谋篇与表达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与研讨,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让他们积累经验,最终掌握把知识转变成为自身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才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写作训练重视生活体悟,回归生活经验
  宋代大儒朱熹曾经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