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212 | 阅读:

作者:刘好斌 许雷
  【摘要】以内江师范学院《金融建模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为研究对象,对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形式等问题进行分析,对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该课程体系符合普通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同类高校开展类似实践课程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金融建模实践;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金融建模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JG201706)。
  【中圖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238-02
  1.引言
  金融数学专业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专业,受到应用数学领域和金融界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领域的人才需求,促使地方本科院校在数学专业中开展了金融数学本科教育,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特别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我校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金融建模实践》课程。在2012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1]中强调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在2015年,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中指出:地方性本科院校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要设置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而《金融建模实践》课程正是以金融理论为背景和基础,运用数学方法,通过数学软件来进行量化研究,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程,课程的培养目标符合2015年教育部文件《深化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的核心素养[3]的培养目标,符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4]的要求。
  教育家拉尔夫·泰勒曾指出,“从本质上说,学习是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经历而发生的”,即“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他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我们教了什么”[5]。文献[6]针对我校学生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课堂参与度一般、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通过重构《金融建模实践》课程体系,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很有必要。由此,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高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对金融建模实践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不仅要怎么去“教”,更要学生怎样去“学”,最终目的是如何去“做”,探索一种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很有必要。
  2.金融建模实践课程现状
  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金融数学专业,专业的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也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7-8],具体某门课程的体系研究也是研究热点[9-13],我校为了突出实践教学,专门开设了金融建模实践课程,但存在诸多问题。
  2.1教学内容设置
  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的实践课程,金融学相关知识更新快,涉及范围广,但现在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中,不能保证足够的时间来充电,这会导致知识更新滞后。另外,还没有专门针对该课程的实践教材,课程教师不得不进行教学内容规划或者讲义编写,从而会影响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或者会导致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合理。
  2.2课程授课方式
  金融建模实践课程是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涉及数学类和金融类的诸多知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的,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传统的讲授式、问题驱动式或者其它类似的方式很难达到效果,特别是在面对学生的数学或者金融方面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时,很难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2.3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我国高校师资都是各校的硕博士毕业生,有很深的理论功底和学术水平,但绝大部分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理论教学能力强,但缺乏金融实务方面的经验,不太了解真实的实际操作技能,很难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进行有效指导,但对于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与理论同等重要。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金融领域的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缺乏是该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最大障碍。
  2.4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仍采用传统的模式,分为学生出勤、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三部分,通常学生在保证出勤率并做好实验报告的基础上均能过关,达不到考核学生的目的。
  3.《金融建模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3.1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课程体系重构以我校“分类别指导、分阶段培养、分模块推进”的“三分式”人才培养改革为指导,贯彻发展学生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核心素养[4]的精神,以培养数学核心素养[14]为抓手,坚持“教学做”统一和 “做中学”[15] 的原则。
  3.2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以学生为中心、应用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满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要求[4],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课程的教学中,要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交流、运用数学建模的知识,来计算金融领域中的各种模型,从而达到核心素养[3]的培养目标。
  3.3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
  以数学模型为数学基础,分别对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金融风险价值模型、资产组合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货与期权定价等模块进行实验,并结合我校的“三分式”人才培养改革的指导思路,将每个模块的内容分为基础实验(验证性)、专题实验(设计性)和项目实验(综合性),按照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分模块的推进教学。
  3.4基于“DJP”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DJP(导学讲评式教学)模式教学[16]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者根据学案自主学习、对话讲解、学习性评价,以达到学会学习的教学活动方式。该教学模式分引导自学、讲解对话、评价反思三个环节: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讲解与老师点评、学生讨论与教师总结。在课程改革中实施过程如下:(1)理论知识集中总结;(2)学生分3人一组(构建学习共同体[17])、布置学习任务并给予引导;(3)小组代表课堂讲解、汇报、组间讨论;(4)教师点评与总结。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