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8795 | 阅读:

作者:马玉平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学科素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成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审判性思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思辨中对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围绕着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辨性思维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有利于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推进高中历史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  审辩思维  培养方式  实际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9-0048-02
  审辩性思维的研究,是基于20世纪国外“critical thinking”以及近年来国内审辩性相关的思维教育研究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是结合新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求以及历史学科的特点对历史学科领域内的审辩性思维培养的研究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是一种新教学思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往往重结论,轻思辨,重记忆,轻分析。很少让学生用审辩式思维来分析问题,其重要原因在于没有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教学路径。利用审辩思维,使学生对问题产生质疑,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考以解决问题。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又如何利用审辩思维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还没有成熟的体系。
  一、什么是审辩思维
  (一)审辩思维的起源
  审辩式思维能力,与元认知能力、自我激励、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并称为21 世纪最令人期待的教育成果。这些能力和特质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比如,审辩式思维的“价值多元”和“怀疑精神”,可以使一个人保持思想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审辩思维理论首先出现在西方,是怀疑主义有了全面发展后兴起的一种理论。其核心思想就是反思与质疑。在中国,《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审、思、辨、行学习过程,就包含反思与质疑的意义。到了现代,杜威《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的部分内容又为审辨性思维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二)审辩思维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发展
  在国内,审辩思维理论处于发展初期,仅在2014年后有少量相关专业的从事人员发表过部分研究文章。在教育领域内审辩思维理论的应用还处于试验阶段,并没有大规模应用。但是,审辩思维理论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趋势是很被看好的。
  (三)审辩思维与高中历史教育的结合趋势
  今天, 国际教育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共识: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审辩式思维也逐渐成为最值得期许的、最核心的教育成果之一。它是教育领域中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是教育领域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审辩思维应当与历史的教学思维相结合,总结前人的发展经验,推进审辩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历史教学思维的研究,我国早有成效。对于审辩思维的应用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过实践。这也是相关人员看好审辩思维与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的原因所在。
  二、将培养学生审辩思维與高中历史教学结合的措施
  (一)将审辩思维引入高中历史教学课程安排中
  课程安排中引入审辩思维的意图是,将审辩思维纳入日常的历史教学中。例如: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的创建、课件制作、教学内容等方面纳入审辩思维,重新规划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上要善于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审辩地学习历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度思考,形成独特认识,避免高中历史教育局限于课本知识现象的发生。
  但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对我们的民族产生怀疑与否定。这就失去了学习历史的意义。
  举例来说:学生在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课时,教师应当先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社会背景进行简单介绍。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与原因,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联系或问题。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的方法,结合史实,找出答案或意义。最终,教师带领学生,结合学生的问题与答案形成最终的、对学习内容的概括总结。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审辩性思维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的将所有相关历史知识包含在一个场景中,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哲学的普遍联系原理,理清事件发展的前后因果关系,依托史实进行合理的质疑,加强自身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建立审辩性的联系。但是,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以史实为基础,科学合理的进行研究分析,强调理性在历史分析中的作用,杜绝因主管意识造成的错误判断。
  例如:在学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一课时,教师首先教授学生相关的历史知识与时代背景,之后,学生在学习时对“秦汉”这一说法产生了疑问。教师此时就应当利用先前讲述过的知识,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通过对比秦朝与汉朝之间的异同,找出将这两者罗列在一起的原因。如,两者都实行郡县制、两者都加强中央集权、两者间时代差距小等原因,通过比较分析法,使学生认清事物的本质,了解历史事件的成因,理解史学概念的产生,形成审辩性思维。
  (三)培养审辩型的高中历史教师
  高中生历史教学的审辩思维培养,离不开具有审辩思维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导。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只有拥有高水平的具有审辩思维的历史教师,才可能将审辩思维纳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想达成这一目的,首先要建立培养拥有审辩思维历史教师的培养平台,在师范类大学中推广普及审辩性思维的运用,为培养有审辩思维的教师,打下基础。其次,在高中,学校也应当引导历史教师形成审辩思维,为有意向审辩型发展的教师提供便利。
  例如:高中应当定期的开展面向教师的审判思维讲座、研讨会、报告会等,利用这种形式向教师宣传审辩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成果,,使教师及时了解审辩思维培养的优势。其次高中应当鼓励教师进行培养审辩思维的教学尝试,为教师提供便利。
  结语
  在课改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更应该主动的探索教学中高效的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教学的瓶颈,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作为教师,应该勇于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培养学生的审辩性思维参与奠定基础,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历史教学审辩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现阶段,还没有成熟的案例提供给人们进行参考,这需要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审辩思维的培养与高中历史教学的结合,只有将审辩性思维的培养与历史教学完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将其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体系中。
  参考文献:
  [1]谢小庆.审辩式思维[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6
  [2]何成刚.历史核心素养的提炼与培养[J].历史教学,2016(11).
  [3]谢小庆,刘慧.审辩式思维究竟是什么[J].中国教师报,2016(3).
  [4]陈辉,郭子其.研究性学习视域下高中历史问题教学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16(10)
  作者简介:
  马玉平(1969.6-),女,汉族,甘肃民勤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育教学。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