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8819 | 阅读:

作者:马光正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科目相对枯燥难懂,因而很多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都不是很高。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唤醒学生心底的求知欲望,还可以给学生以思维的启迪,为新课的铺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从旧知识导入、巧设悬念、生活化导入、演示导入等几个角度入手,简单阐述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相关技巧,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导入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154-01
  数学是一门逻辑与思维并重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需要注重给学生以思维启迪,使其快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小学生天性活泼,上课伊始,学生的心思根本不在课堂上,教师如果不做好恰当的课堂导入,学生很可能因为心理准备不充分,半节课都没有听进去,因此课堂导入非常重要。
  一、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设计原则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课堂导入好比一首乐曲的前奏,从一开始就能有效吸引人的注意力,就可以将数学课堂逐步推向高潮。因此在课堂导入是设计和铺陈方面必须注意几条原则:
  1.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础,只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将思维集中于学习的过程。趣味性导入还可以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们自然而然爱上数学,提升对于知识探究的渴望。趣味性的导入原则非常贴近小学生的兴趣心理,整个课堂展开的过程会更加顺利。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动漫人物、视频资源等,加入数学课堂都可以显著提升课堂导入的趣味性。
  2.新颖性原则
  新颖也是小学生最爱追求的一个特征,好比玩玩具,总是玩旧的他們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比较短,如果出现一个新玩具,他们就会爱不释手玩半天。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设计也要体现新颖性,以新鲜的课堂导入资源触发学生心底对于新课学习的期待。而不要一直采用同一种课堂导入模式,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就会逐渐减弱,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也会受到影响,,还容易使学生走神开小差,影响整个课程进展。新颖性原则的实现可以借助新鲜的道具,如三角尺、七巧板、自制道具、媒体资源等,对学生而言都属于比较新颖的教具。
  3.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要求教师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及课程授课内容,灵活的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最好的导入要不显刻意,水到渠成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而且可以有效丰富课程的层次性,让学生们越学越感兴趣。灵活性原则的开展需要由教师自己来把握,如上节课采取的是道具导入,这节课就可以借助小故事导入,下节课又可以采用游戏导入,每一种都要与课程内容贴近,而不是单纯为了导入而刻意去迎合学生的兴趣点,统一采用媒体资源导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感觉到教师设计的用心,更能使课堂灵活多变。
  二、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呼唤学生主人翁意识的觉醒,课程的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展开。课堂导入的精彩与否决定权不再教师,而在于学生,有没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没有使学生对学科知识有所思考,成为衡量课堂导入成功与否的标准。对课堂导入的设计需要教师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及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来统筹考量,每一节课都不需要遵循特定的套路,而是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
  1.架起新旧知识连接桥
  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架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桥梁,让学生们温故而知新,自然而然接受新知识。这样学生既不会觉得新知识的出现过于突兀,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对新知识的认知结构。以“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节课为例,教师就可以从学生们熟悉的加法运算入手,来导出乘法的概念。可以给学生出示题目:2+2=  2+2+2=  2+2+2+2=  3+3=  3+3+3= 让学生们先按照原来的方法进行计算,接着让学生们观察这些题目有什么特征,像这样由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题目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计算,用新方法计算这样的题目只要知道是“几个几相加”,就能立即算出“和是多少”,比用加法简便得多,大家愿不愿意学习这种新的计算方法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乘法”。
  2.巧设悬念,引出新课
  数学是问题解决的有效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悬念设置,触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起学生问题解决的欲望。悬念的设置不要太难,这样学生会因为问题解决太吃力而放弃,也不要过于简单,那样学生难以有效集中注意力。如“认识分数”一节课,教师可以从一个小故事出发,来设置问题情境。悟空找到了一杯牛奶,赶紧呈给师傅,师傅喝了一半,又让悟空把剩下的喝掉一半,这时候八戒过来了,悟空在牛奶杯里倒满了水,让八戒一次喝完。请问他们各自喝了多少牛奶?这个问题的设计非常形象,一杯牛奶的一半只能用分数来表示,而且八戒、悟空这些形象也非常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生活化设计导入新课
  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天然带有一种排斥心理,这种排斥心理大部门时候表现都不明显,但是当他们学不会或者学会但不知道如何用时,表现最为明显,所以有学生会发出疑问“学数学有什么用”,进而影响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儿童的这一心理,采用生活化的课堂导入,让学生将数学的学和用结合在一起。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在课件出示自行车飞快行驶的画面,然后问学生“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样它可以行驶得又快又稳。)再出示一个画面:下水道的井盖。为什么也是圆的?这个又不用跑,为什么不是方的?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回答:美观、不容易掉下去、往井上叩置方便,多个角度都吻合等。在学生的积极讨论交流之中,学生们自然就会发现圆的很多优点,新课在热烈的气氛中自然推进。
  4.操作演示,导入新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操作演示导入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如教学“对称”这个章节时,教师可以先在大屏幕上为学生演示很多漂亮的对称图案,让学生们感受对称的美观,接着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尝试制作简单的对称图案,先让学生拿出一张纸,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纸对折,接着让学生们动手在知识画出一个图案,然后再动手剪下这个图案,对比看看剪完的两个图案,或者连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在动手触摸、动脑思考的过程中,对对称建立直观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结语:
  小学数学的课堂导入是需要精心设计的一项关键性工作,课堂导入不是简单的背景交待而是要让学生可以有效投入学习的重要保障。课堂导入要精心准备,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最恰当、最生动的导入情节,切记导入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追求形式花样,更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削弱其它教学环节。唯此,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耀成.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技巧[J].考试周刊,2009(24):91.
  [2]孙芹.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的教学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 2017.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