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9148 | 阅读:

作者:段世丽
  【摘要】小学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但是学生认识数学的开始,也是学生走进数学的开始。所以,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接受能力,既要采用学生喜欢的,容易接受的方法,也要把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容易学,容易记,更容易让学生学会运用,体现数学教学的意义,因此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的顺利、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147-01
  数学和语文一样是我们生活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知识,它不但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门主要课程,更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主要因素和保障。一个学生的思维里有了数学,他解决一些难题就变得简单、有条理、更有效率。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数学老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运用自己的教学特色,刷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绩和模式,推动数学教学发展呢?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认识,与大家共勉:
  1.巧设问题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1.1情境设置要有趣味性。问题情境教学在把学生代入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把学生从死板、单一的课堂氛围中解放出来,根据教学问题的设置,把学生置于问题中,让学生也成为问题的一部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问题,使学生经历深入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这样一个过程。这样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还能无形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我们知道,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学习中有没有兴趣可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没有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不但是被动的,而且思考能力也相對较差,甚至他们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有了兴趣学生不但会主动地参与,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打开思维,,紧随老师的讲课速度,进行思考,获得新知识。或者在老师提出问题后,能经过积极思考并作出正确的回答。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用心设置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就能保证他们学习的效率。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小学数学教学。
  1.2问题情境要有生活性。如果想让学生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明白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只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是远远不够的。教学要紧扣课本,围绕课本,这没有错。但也不能局于课本,要拓展教学范围,充分利用生活中学生常见的一些数学情境,为学生创设他们更容易理解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知识。例如,在学习了米、厘米等内容时,可以给学生一个很生活化的题:“明明拿着一支铅笔,问小刚,这支铅笔,我怎么才能知道它的长度呢?小刚说,你用尺子量一下不就知道了。明明拿来尺子量了量,5厘米还多两个小格。他就不知道怎么计算了。小刚说,1厘米是10小格也就是10毫米,你说5厘米两个小格是多少长呢?”像这样的题,同学们刚接触和学习厘米、米、毫米等,也是最容易弄错,或者理解不彻底。但是有了这样鲜活的生活情境,就加强了学生理解和记忆,让学生牢牢地记住了1厘米就10小格,也就10毫米,依次类推,学生结合单位的大小,知道了1分米多少厘米,1米多少分米等等。既达到了这一节教学目的,也提高学生变通的学习能力,丰富了学生思维。
  2.代入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1加强教学与生活关联性。首先,小学数学课前准备部分。该部分的主体主要是学生,老师应该根据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例如,让学生通过对课外读物、数学教材等教学资源的阅读,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了解。当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涉及到时,学生可以在二者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这种现象会对后续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部分。当课前准备部分结束之后,老师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完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针对其在课前准备部分中获得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实例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交流过程不仅具有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水平的作用,还会对适宜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现实生活教学氛围的提供,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由抽象化向具体化形式的转化,进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其三,小学数学课后学习部分。在该部分中,老师应该结合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联系实际生活的数学题目,学生在解答这些数学题目的过程中,课堂所学知识得到了有效巩固。只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部分,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熟悉的现实生活场景,并利用这种方式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关联性的感知,就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2.2强化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纯粹是课本知识,即使数学知识已经装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了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可是他们在解决问题,在生活中,很少调动自己数学思维和知识,导致自己的生活能力不高。而新时代,这种学死知识的观念已经过时,以成绩评价好坏也已经不全面,不科学。所以,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在教学中通过一些手段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让学生有意识地与生活中的数学建立某种联系,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例如,学生学习了时、分、秒这些内容时,老师可以问学生,你们早上起床要用多长时间洗漱完,并吃完早餐。怎么用你们早上宝贵的时间才更划算呢?学生听到这些问题,就开始动脑思考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强化学生的时间概念,增强学生对时、分、秒的认识。“小明6点半起床,他要7:20到校。在路上要花15分钟时间。可是小明起床花了5分钟,洗漱花了20分钟,听单词花了20分钟,吃早点又花了15分钟,在上学路上慢吞吞地花了25分钟。”同学们,你们觉得小明的时间够吗?他这样用时间合理不?很多眼尖且计算能力强的同学,同声回答不够。小明这样用时也不科学。接着就有同学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怎么用时更合算等等。这样,有了生活的内容,枯燥的数学不但有了温暖 ,有了人情味,生活味,让学生觉得亲切,不抗拒,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运用能力提高,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推动和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中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说出自己想法的习惯,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数学这样一门需要不断思考才能更深入学习,获得真知的学科。相反地,如果在教学中,老师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一步步得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和答案,这样虽然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真正的教学效率却不理想,对于老师以后的教学,学生以后的学习都是非常不利的。长此以往,学生不但会变得懒于思考,不爱思考,更是养成了等、靠的态度,往小说会影响学习,往大说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和综合发展。所以,小学生数学教学还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摸索,研究,找出更好的、更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收获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居士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157-158.
  [2]张华.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262-263.
  [3]胡梅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新课程(小学), 2016(11).
  [4]王芳.情景教学法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作用及其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4).
  [5]肖雪花,罗燕玲.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5(10).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