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6187 | 阅读:

作者:姚金霞
  【摘要】童谣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体系中,所展示的内容不仅意味深远,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地方劳动文化以及家乡特色等。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不仅需要集合其特性进行应用,还需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相应的改变,以保证童谣教学模式的质量性。
  【关键词】童谣教学模式  幼儿教育  游戏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142-02
  童谣在内容的形式上具有多样性、趣味性以及韵律性,在幼儿的教育阶段,其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根据其内容的丰富性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当前阶段的幼儿教育需要重视童谣教学模式的发展以及优化,由此才能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幼儿教育水平。
  一、童谣的内容结构特征
  童谣从应用角度上看,其主要的应用群体以及服务对象主要为幼儿;从其内容的角度上看,不仅易于传唱,还具有趣味性以及地方性等特征。其在结构的组成上,不仅体现了语言形式上的韵律学,还在内容上具有显著的特色,比如《小兔子乖乖》《找朋友》等童谣作品。以往的童谣文化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中,但在近现代以来已被逐渐淡化,现在一般认为在幼儿阶段所引用的歌曲以及相关的语言形式就属于童谣的范畴。部分童谣通过谱曲等加工后就形成了儿歌的形式,不仅可以在幼儿间广为传唱,还可以丰富近现代以来的幼儿园教学内容。
  二、童谣教学模式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童谣在整体结构上具有良好的旋律性以及内容上的趣味性,对于幼儿教育不仅可以开展音乐教育,还可以提高幼儿的知识理解能力,具体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涵养作用
  童谣在刻画与描写的内容上一方面可以拓展幼儿的视野,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基础的认知能力。在朗诵以及歌唱的过程中,能够使幼儿在旋律性的作用下,加深对童谣内容的印象,进而在思维上形成完整的故事脉络,对思维的联想以及创造能力起到良好的涵养作用。童谣的另一特征就是内容上具有哲理性,比如《小槐树》中的反向描写,不仅增加了童谣的幽默性,还揭示了相关事物存在的原理,有利于构建幼儿基础的哲学思维。
  (二)情感涵养作用
  童谣通过其文化底蕴还可满足幼儿情感教育的需要,如传统童谣《三字经》的内容描述,不仅可以涵养幼儿的情感,还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品格。此外,部分童谣通过与音乐的结合,可让幼儿感受到良好的音乐感染力外,还可提高童谣的情感涵养功能。
  (三)品格涵养作用
  品格涵养是童谣形式所具备的另一项功能特点,不仅可以在幼儿阶段宣扬正确的品格观念,還可以端正幼儿的品格教育[1]。比如现代童谣:“半途而废可不要,永不放弃把歌唱”,在内容上能够对幼儿起到一定的品格涵养培养作用。
  三、幼儿童谣教育的现状
  童谣教育的幼儿阶段,其在内容的形式存在固化的现象,体现在教学措施以及教学内容的形式上[2]。在新时期的幼儿教育环境下,幼儿的兴趣培养工作是现阶段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对此,需要重视童谣在教育中的应用,以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
  四、相关创新思路及改善方案
  (一)树立教育的创新意识
  童谣形式在幼儿的教育工作中虽然已经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普及,,但以现代的角度来看,部分童谣的教育形式已逐渐在形式以及内容上逐渐固化,实际的实施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此,需要从观念上进行首要的创新改良,只有在创新的思维引导下,才能更好进行童谣应用方式的创新。教师在应加强自身的观念转变,在现代社会的基础上进行童谣教育方式的创新,以调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建立起高度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环境布置以及教学设施的应用
  调动幼儿的游戏兴趣,不仅需要内容丰富的童谣,还需要吸引幼儿注意力相关教学设施,以幼儿为主体设置特定生动、直观的环境,还可应用多媒体设施播放视频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提高游戏的参与性,完善的教育设施则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必然能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开展童谣形式的游戏化教学
  调动幼儿的游戏兴趣,重点在于结合童谣的形式开展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对此不仅需要加强童谣内容的研究与应用,还需加强教学流程的游戏设计。比如:在《小蜜蜂》的童谣教学中,可由幼儿来扮演“小蜜蜂”、“小孔雀”以及“小鸭子”等,当教师唱道“八只小孔雀呀,穿上花衣裳呀”时,扮演“孔雀”的幼儿就需要及时进行穿衣动作,教师可适当进行内容的改编,比如加入起立和蹲下等动作。最终以游戏化的教学使幼儿感受到童谣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
  本文从童谣的特点、内容,并结合相关的幼儿教育理念进行了综合的理论阐述与研究,旨在促进其获得更好的发展。虽然目前的童谣运用情况还存在一定不足,但通过相关的理论探究及应用,增强童谣的游戏魅力,最终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
  参考文献:
  [1]钟爱洁.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童谣的渗透方法浅谈[J].考试周刊,2018.
  [2]胡春梅.童谣与幼儿自主游戏的有机结合对策试析[J].好家长,2019(3):53.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