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8471 | 阅读:

作者:程江
  【摘要】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教育领域,其教学辅助功能发挥好了,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课是教育技术进步与教学发展的完美结合,,符合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求知发展的需求,也符合现代教育技术的现有硬件、软件环境和基础,其广泛开发应用一定会进一步解放教师的智慧,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创新。
  【关键词】微课  道德与法治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074-01
  微課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教育领域。微课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适合于移动终端的学习;二是凸显微课的“微”。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微”是微课的灵魂,教学知识点单一、具体;时间短,趣味性强,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切题迅速,讲授线索清晰;视频形式生动活泼,总结收尾快捷。目前,微课在教学中的使用还不太广泛,其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道德与法治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微课的教学辅助功能如果发挥好了,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及优势
  1.国家统编教材,应用的前景广阔。首先,道德与法治是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由国家通编的教材。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国家层面统编,体现了党和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行为,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程度高,因此,微课发挥其价值和作用的空间广阔。其次,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突出德育为本,能力为主,基础为先,创新为上,坚持与时俱进,内容涵盖非常丰富;有反映国计民生的最新数据;涉及中华传统节日、民歌民谣、历史故事、服饰建筑、科技成就、传统美德等中华民族特色的内容;有革命传统教育,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建党、建军、建国等重大的革命事件,选取邱少云等革命英雄、革命故事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继承和发扬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有国家总体安全观教育和法治教育、生命教育等;有学习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现代信息技术;微课资源蕴含丰富,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第三,道德与法治既具一门德育课程,也是一门进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课程,从培养目标看,还是一门培养学生现代公民思想、政治、心理等素养的课程。最后,从现实来看,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具有较强的应用基础。
  2.不同于其它学科,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首先,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相对不是太大,并且统编教材的语言引入传统文化经典,富有中国文化风格和精神气息,语言清新,言简意赅,文化性、思想性、趣味性较为突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其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用到的文本、声音、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易于在网上查找,这些为制作微课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三,道德与法治课具有思辨性,贴近生活,面对学生真实生活的对话、感悟、体验,易于精心设计问题,针对新教材的新内容、新活动、新问题开展研究,把难点问题做成微课,用学生的视角思考和表达,能更好地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情感。第四,教材栏目形式多样,有分享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相关链接、拓展空间等五个栏目,各具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栏目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微课,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设计,这对提升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很大的裨益。
  二、微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探微
  1.可以帮助学生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微课主题明确、内容短小简明、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具体可分为三种:①课前预习性了解学习,可基本熟悉、理解要点,不懂的地方或有疑惑的地方可以课堂上重点关注、提出问题;②课后释疑解惑,对上课没有弄明白的地方,寻求相关知识点微课的帮助,相当于寻求课后辅导,解决个别问题;③课外拓展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自主进行一些探究活动,如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在体验、辨析与践行中生成知识,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与法治素养。课外自主微课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鼓励、指导学生在课外进一步延伸学习和探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内展示学习内容。由于微课制作简便,并且可以共享,便于规划组织形成微课资源库。教师上课时可以适当应用,通过微课对知识点做基础介绍,然后再进行纵深延展教学;也可拓展,通过微课引入相关延伸领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避免简单、机械地学习;亦可通过微课引入趣味性题材,引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微课不同于传统的课件,因为在设计时已融入了讲解,相对可独立实现教学。当然,教师在课上使用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播放时(或暂停)做适当补充、解释。
  3.有助于渗透课堂实践探究活动。微课可作为方案说明、素材等应用于各种德育实践活动。比如,辩论会、模拟法庭、情景剧表演、拓展空间等,积极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业关注的话题、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问题、实际事例作为主要素材进行提炼,可以在文本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布微课形式的视频短片,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可以采用有教育意义的时事内容,广泛吸纳世界文明成果,使之既有深厚历史底蕴、又具鲜明时代特点。也可展示一些以往活动过程的花絮,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对于实践活动中的关键知识点、方法、要求等也可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学习、了解。活动结束,也可通过微课记录活动过程的亮点,展示成果,进一步深化活动的影响。
  4.可以创新教研交流形式。传统的教研一般通过公开课、说课、集体备课等形式开展教研讨论,这些都非常有效,是教研的主要形式,但这些都要经过精心的组织,耗费大量的精力,有时还会流于形式,而借助微课开展教研,可通过制作好的微课,展示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虽然现场播放只有几分钟,但是共享的资源提升了活动设计的质量、问题研究的深度,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益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微课为媒介开展教研交流相对于传统教研来说更加便捷,并且既可现场开展,也可通过网络打破时空进行。
  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微时代”,什么微信、微博、微电影……微课是教育技术进步与教学发展的完美结合,符合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求知发展的需求,也符合现代教育技术的现有硬件、软件环境和基础,其广泛开发应用一定会进一步解放教师的智慧,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瞿春梅.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微课的有效整合[J]. 中学教学参考, 2018(7):55-56.
  [2]陈清秀.浅谈微课在初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 2017(4):37-38.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