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5708 | 阅读:

作者:祁茂俊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061-01
  【教学背景】
  家国情怀是炎黄子孙在历史的发展变革中凝聚的内在品格,无论时代背景如何,家国情怀都是激励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原动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家国情怀的培养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为学生展示了中国危在旦夕的历史命运,这些事件具有历史转折性,正如史学家陈旭麓所言:“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案例描述】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讲述了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暴发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学生需要理解侵华战争的本质,理解其中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其中的历史意义,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发掘其中的家国情怀要素,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危机感和历史责任感,让家国情怀浸润学生的思想意识。
  【教学过程】
  家国情怀的培养要渗透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避免硬性的理论灌输,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渗透,从而使知识技能教育与家国情怀教育无痕融合,以此实现预期目标。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挖掘素材,激发情感,巧妙渗透家国情怀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懷的培养需要“深挖”素材,在历史课本基础上搜集更多的可用素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笔者在网络中搜集了电影《甲午风云》和《火烧圆明园》片段,让学生更感性的认识“有血有肉”的历史,让学生知道历史不是平躺在书面上的文字,甲午战争、侵华战争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勿忘之耻,更是时刻回荡在我们耳边的历史警钟。通过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快的沉浸在历史情境中,深切感受到帝国主义对中华国土的践踏和狼子野心,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在同仇敌忾的氛围下带着感情去学习历史知识,从而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的无痕渗透。
  二、扎住知识点深入分析,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了解到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土面积与中国天壤之别的日本能够气势汹汹的侵略我们的国土?为什么号称泱泱大国的清政府步步退让毫不抵抗能力?”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后续的教学分析,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国≠大国”,昏庸无能的清政府无力抵抗维新变法之后日渐强盛的日本的侵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大国如果没有实力,一样会是一盘散沙,人心涣散、麻木不仁,只能被帝国列强践踏在铁蹄之下。残酷的历史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危机感和使命感,我们要汲取历史教训,不能让历史重演,唯一的途径就是变大变强,用实力说话。在这样的情感激励下,移情效应能够使学生感同身受,认识到只有祖国强盛起来,才能屹立于民族之林,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三、抚今追昔,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学生系统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内容之后,笔者又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清政府面对帝国列强对国民的践踏,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们认真梳理课本内容后发现,清政府不但没有保护普通民众,而且还对民间义勇组织义和团进行了疯狂镇压,当时的中国民众不但要面对帝国列强的摧残和践踏,还要忍受清政府的压迫和欺凌,内忧外患使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由此延伸到今昔对比,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民主社会国家强盛、人民当家做主,在国际社会有话语权、人民活得有尊严的现实。这样的对比在引导学生认识历史本质的同时,更能够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励学生以学报国、忠贞爱国的积极情感。
  【案例反思】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不能仅停留在教师的理论灌输中,因为家国情怀本身就是一个感性的话题,所以需要教师用“感性”的手段去培养,无论是影视片段的引用,还是知识点的拓展延伸,亦或是今昔对比的感慨,都需要教师恰到好处的把握其中的“引领点”,这样才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注意协调其中理性和感性的平衡。每一段历史都是未来的草稿,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的书写未来,认知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客观理性的看待历史,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促进历史知识的内化,将其转化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内驱力,激励学生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热爱家乡,树立“以学报国、富民强国”的坚定理想。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