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10245 | 阅读:

作者:王彬菁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产品设备与技术已经进入大众生活,从经济、政治、教育、军事、医疗等多领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尤其对传统课堂教育模式提出了变革要求,应用型师范生是未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参与者,因此,培养具备高水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新型本科师范生成为各类应用型师范类高校迫切关注的研究方向。通过调查和文献研究发现,传统的应用型本科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存在一些问题:课堂教学内容非情境化、内容关联度低呈孤岛状分布;教学方式单一,以讲授法为主;教学组织形式传统、缺少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参与感较低等。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从人本主义教学的视角,运用归纳推理法,,提出了兼具以“人”为本理念和强调课堂情境性,师生互动的应用型本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究。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师范生  应用型本科  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021-02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以及移动计算等高新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生活并且在工商、医疗、军事、教育等生活领域广泛应用,我国社会各行各业信息化脚步不断地加快,行业内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其中,教育和人才作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推动力量,教育的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我国在“十二五”以来,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分别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重要文件,在这些文件中明确指出“要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适应信息时代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对于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每一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参与者都需要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水平关系到课堂信息化。不可否认,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从80年代发至今,获得阶段性成果,现代化教学设备配备大部分教室;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学教室、智慧教室在师范类高校建设使用,教学硬环境优化,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软能力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这就对应用型本科师范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作为未来即将走上讲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才可以更好服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本文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视角,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导向,研究应用型本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
  一、传统应用型本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不足
  随着智慧教室,智慧校园环境的搭建与使用,信息技术与教学逐步深度融合,各类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接触了例如高清录播教室,智慧教学示范室,智能微格教室,数字化教学评价中心等信息化教学环境,然而这些技术在培养师范生性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应用却不足,除了主观不愿接受新事物的思维,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堂教学内容非情境化、内容关联度低呈孤岛状分布
  许多高校为了提升应用型本科师范生在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开设了许多信息化类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信息技术》等课程,但课程内容安排不是关注教育教理论,就是单独介绍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偏向传统,案例分析内容少,教学内容非情境,与真实课堂信息技术应用脱节,内容之间联系不紧密,有些学生在整学期的课程结束后仍然对信息化应用能力无概念,无法引发学生兴趣。
  (二)课堂教学方式单一,以讲授法为主
  信息技术本身属于应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许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却习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来传授教学知识,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课堂气氛死板。另外一些高校为了提高培养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专家讲座,但这些教学专家通常进行经验式的传授,对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影响较小,更加不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
  (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传统、缺少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参与感较低等
  由于课堂组织方式依旧采用的课堂授课,教师在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不足,因此,约有一半的学生对参与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热情不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低,情境式的PLB教学模式的构建难度高。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创新一种全新可行的教学模式,既便于教师掌握,又能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实践。
  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康布斯等代表人物推动了理论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逐渐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即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性和适应性的健全的人,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少用简单命令或直接告诉的方式,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与学生的关系、情感、价值、态度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营造真诚、接受、理解的教学氛围,提供学习资源,以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加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以“人”为本的教学理论对传统课堂组织实施模式提出挑战,是现代课堂改革倡导的教学理论,对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批判创新意识十分重要,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科学理论,有利于学生扎实的知识技能、创新的认知能力和良好的情感意志的养成。
  为了更好的解决应用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文章从基于人本主义教学的视角,运用归纳推理法,提出了兼具以“人”为本理念和强调课堂情境性,师生互动的应用型本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阶段式”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不仅重视教育理论教学的第一课堂,而且关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第二课堂以及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深化提升的第三课堂,让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走出传统的理论课堂,不断向实习实践与生活应用过渡的“阶段式”教学模式,做到以“师范生”在教学实际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常见问题为引导,使用创设问题、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增加师范生实际参与感和获得感,防止“会的老讲,讲的不会”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另外,组织课堂的过程中以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且有意义的建构学习资料,让师范生能真实感受信息技术与设备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的应用情景,增加课程的情境性,使课堂教学内容连贯,避免教学内容的信息孤岛问题。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善于编写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设计好问题,提前收集和整合教学资源,也可以在上课之前将讨论学习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和预备知识走入课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把握該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鼓励全员参与,关注学生个性化问题的解答,保持课程教学内容不偏离重点;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应用迁移能力的师范生。
  结束语
  文章根据各类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出一种基于情境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既关注了课堂教学的情境性构建,又强调学习的合作性与互动性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教育与培养的教学模式—“阶段式”教育模式。文章认为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型本科师范生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学科课程教学的真实教学情境中是促进课程改革、提升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为了检验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会在后续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组织实施及其效果评估。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baidu.com/item/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和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2]赖麟,陈代娟.现代教育技术[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
  [3]王全旺,赵兵川.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应用型本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职教论坛,2018(09):50-55.
  [4]郑燕林,秦春生.研究生课程“探究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成与教学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04):69-75.
  [5]张哲.促进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6]李远.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现状调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王彬菁(1990.6.1-),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成都师范学院 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信息系统。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